[发明专利]LED投光灯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77752.8 | 申请日: | 200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3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华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华友 |
主分类号: | F21V23/00 | 分类号: | F21V23/00;H05B37/02;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0018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投光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照明光源,尤其是用LED做发光体的投光灯。
背景技术
现有比较新颖的投光灯内已安装有多只LED,这是将多只LED组合为一盏投光灯,如《圆形大功率LED投光灯》(专利申请号:200520053546.x)中所描述的,这些LED是连续供电的。投光灯的这种供电方式没有利用人眼对光线有“峰值探测器”效能而采取相应措施提高灯光亮度,因而对电能的利用水平不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投光灯对电能的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LED投光灯,用这种LED投光灯能解决现有投光灯对电能的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在一盏LED投光灯内设置有一路(只)LED和一只控制器或有多路(只)LED和一只控制器。控制器中有滤波电路、电源电路、信号电路、计数驱动电路、功率控制电路,所述功率控制电路的控制电极与所述LED一一对应连接。
所述控制器对所述LED进行同步交替供电与截止或轮流交替供电与截止。对每一路(只)LED交替供电与截止的频率≥24Hz/S。
由所述功率控制电路控制的LED不多于12路、不多于120只。
当所述LED工作电压低于电源电压时,可在电源电路中设置降压变压器为所述LED供电。
本发明LED投光灯的作用原理是:
人眼对光线的强弱程度有“峰值探测器”效能。有研究表明:超过一定值的脉动直流驱动的LED于人眼中比同值连续直流驱动的LED更亮,在某些条件下超亮达30%(《LED驱动电路设计与应用》122-123页,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12月版)。人眼对光线也有视觉残留效应,视觉残留时间虽然不到0.1秒,但闪烁频率≥24Hz/S的光线于人眼感觉不到其在闪烁。当电流的间断时间值适当小时LED可以对人眼表现为“连续”发光。
现利用设置在灯中的控制器,对灯内这多路(只)LED的额定电流进行频率≥24Hz/S的同步(或轮流)交替供电与截止,使这多路(只)LED同步(或轮流)按频率≥24Hz/S进行发光,这给人眼的感觉是这多路(只)LED在同时连续发光。本发明LED投光灯的亮度比这多路(只)LED连续供电时的总亮度高些。
本发明LED投光灯的有益效果是,充分利用了电流脉冲对LED发光强度的提升作用,解决了现有投光灯对电能利用率不高的问题,灯的亮度有一定提高,可取得较好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LED投光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反光镜;2、LED;3、转动机构;4、安装座;5、控制器。
附图2为本发明LED投光灯控制器电路原理图。
图中:A、滤波电路;B、电源电路;C、信号电路;D、计数驱动电路;E、功率控制电路;2、LED。
具体实施方案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LED投光灯的结构及电路细节情况。
如图1所示,控制器(5)安装在安装座(4)内,LED(2)安装在反光镜(1)内,转动机构(3)连接着反光镜(1)与安装座(4),并可调整灯的投光角度。
市电经滤波电路(A)、电源电路(B)变为直流电后供信号电路(C)和计数驱动电路(D)使用。信号电路(C)中如NE555集成电路产生振荡信号输入到计数驱动电路(D),计数驱动电路(D)中如CD4017集成电路则轮流向功率控制电路(E)中的每一路控制电极输出频率≥24Hz/S的控制信号。
功率控制电路(E)每一路控制电极都向一路LED(2)输出频率≥24Hz/S的间断电流,分10路依次轮流输出到LED(2),使10路LED(2)依次轮流亮与熄。
在灯电路导通期间这10路LED(2)的亮与熄的状态将如此继续下去。
本例LED投光灯所置10路LED(2)的总发光亮度比这10路LED(2)直接连续供电时的总发光亮度高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华友,未经刘华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777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降分辨率视频转码方法及其转码器
- 下一篇:一种CuO棒状纳米结构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