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桥式软关机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77189.4 | 申请日: | 2007-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0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云;李静;唐华;张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22 | 分类号: | H02M3/22;H03K17/68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高占元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式软 关机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同步整流技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桥式软关机电路。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是现有的副边采用同步整流技术的普通全桥电路。为了提高变换器效率,在原边四个MOS管Q1、Q2、Q3和Q4全关断时,希望副边的同步整流管Q5、Q6同时导通续流,于是采用了如图2所示的生成副边同步整流管驱动信号的电路图。控制芯片输出PWM信号为OUTA、OUTB,其中OUTA产生原边主管Q2、Q4的驱动信号,OUTB产生原边主管Q1、Q3的驱动信号,由OUTA、OUTB产生的副边同步整流管驱动信号OUT_A、OUT_B分别为Q5、Q6的驱动信号。
若不对该副边的反相驱动芯片的使能端Enable信号做任何处理,则关机过程中,当原边PWM信号OUTA、OUTB消失后,IN_A、IN_B均为低电平,副边反相驱动芯片的输出信号OUT_A、OUT_B则为高电平,副边同步整流管Q5、Q6同时导通,输出电感L和输出电容C会产生谐振,导致输出负压。
可以在关机过程中通过将反相驱动芯片的使能端Enable信号拉低来解决关机时输出负压的问题。若在原边脉宽宽度调制信号消失后,将该副边的反相驱动芯片的使能端Enable信号拉低,则会出现关机应力,即出现使能端电平在2到3个开关周期后才能被拉低的情况,在这2到3个开关周期中,副边同步整流管处于导通状态,全桥同步整流主电路中的输出电感L和输出电容C在这期间发生谐振,输出电容中的能量转移至输出电感中,当副边反相驱动芯片的使能端电平被拉低后,副边同步整流管立即关断,输出电感L中的电流没有了通路,势必会给同步整流管的漏源电容Cds充电,导致一个很高的电压尖峰,在大容载空载时该尖峰变得更为严重,其波形图如图3所示,该波形图的横轴为时间,纵轴为电压。该电压尖峰会对副边同步整流管产生致命的危害,降低系统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可能产生关机应力的缺陷,提供一种可以解决关机应力的桥式软关机电路。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桥式软关机电路,包括一三极管,其发射极电连接至所述控制芯片的误差信号端、集电极接地;一充放电电路,该电路根据所述外部关机控制信号,在正常工作时输出高电压到三极管的基极、在关机时输出低电压到三极管的基极。
在本发明所述的桥式软关机电路中,所述的充放电电路包括:一场效应管,其栅极电连接至一外部的关机控制信号、源极接地;第一电阻,其一端电连接至辅助电源,另一端电连接至场效应管的漏极;第二电阻,其一端电连接至三极管的基极,另一端电连接至场效应管的漏极;一电容,其一端电连接至所述三极管的基极,另一端接地。
在本发明所述的桥式软关机电路中,所述的外部控制芯片为电压型控制芯片。
在本发明所述的桥式软关机电路中,所述的外部控制芯片为电流型控制芯片。
在本发明所述的桥式软关机电路中,所述的外部控制芯片输出两个脉宽调制信号到一全桥同步整流电路原边的四个场效应管的栅极。
在本发明所述的桥式软关机电路中,所述的外部控制芯片输出两个脉宽调制信号到一半桥同步整流电路原边的两个场效应管的栅极。
实施本发明的桥式软关机电路,消除了关机时副边同步整流管上的的电压尖峰,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全桥同步整流主电路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生成副边同步整流管驱动信号的电路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关机时副边同步整流管上的电压波形图;
图4是本发明桥式软关机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5是本发明应用在电压型控制芯片的全桥同步整流电路的电路图;
图6是本发明应用在电流型控制芯片的半桥同步整流电路的电路图;
图7是本发明应用在全桥同步整流电路中关机时副边同步整流管上的电压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未经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771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