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IP多媒体子系统网络中的计费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77130.5 | 申请日: | 2007-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351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发明(设计)人: | 王修中;骆旭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14 | 分类号: | H04L12/14;H04L29/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永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曹建军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ip 多媒体 子系统 网络 中的 计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是一种IMS(IP MultimediaSubsystem,IP多媒体子系统)网络中的计费方法。
背景技术
IMS在网元结构上共包含3个层次:承载层、控制层和业务层。其中,控制层包括的网元有:S-CSCF(Serving Call Session Control,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P-CSCF(Proxy Call Session Control,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I-CSCF(Interrogating Call SessionControl,询问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和BGCF(Breakout Gateway ControlFunction,边界网关控制功能)。
如图1所示,在IMS网络的业务处理过程中,上述各网元根据预先配置的计费触发条件,产生相应的ACR(Accounting Request,计费信息),并通过Rf参考点将这些计费信息发送到CDF(Charging DataFunction,计费数据处理功能),这些ACR在CDF上被构造成最终的CDR(Call Detailed Record,计费话单)。
在通常情况下,上述各网元分别设置,分别触发计费消息。然而,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用户数较少时,上述网元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可以采取合一设置的方式,比如,S-CSCF可以和BGCF合一设置,P-CSCF和I-CSCF、S-CSCF可以合一设置。这样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硬件投资,并且不影响用户的业务体验。
目前,在这种IMS控制层部分或全部网元合一组网的情况下,虽然硬件上是一个实体,但在处理计费逻辑时,仍然按各个网元分别处理的方式。即,虽然P-CSCF,I-CSCF,S-CSCF,BGCF中的部分或全部网元在物理上合一,但是对计费处理时仍然按照逻辑上各个网元分别处理的方式。图2示意了一种组网可能,当P-CSCF,I-CSCF,S-CSCF合一设置时,合一网元分别发送P-CSCF ACR,I-CSCF ACR,S-CSCF ACR到CDF。这种处理方式主要有如下缺点:
1、多个网元在物理上是合一的,因而产生计费数据的数据源也是共享的,在这种情况下仍然按照各个网元分别处理计费功能,增加了处理了复杂程度;
2、在网元合一的情况下仍然由各个网元分别发送各自的ACR,并没有有效降低Rf参考点的消息流量,从而降低传输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实现IMS网络中的融合计费的IMS网络中的计费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IP多媒体子系统网络中的计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满足计费触发条件时,合一网元构造合一计费信息消息,并将所述合一计费信息消息发送给计费数据处理功能;
1.2所述计费数据处理功能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合一计费信息消息构造所述合一网元包含的各网元对应的计费话单或者所述合一网元对应的合一计费话单。
上述方案中,所述合一计费信息消息中包括所述合一网元的设置方式及所述合一网元包含的网元的类型;所述合一网元的设置方式包括网元单独设置与网元合一设置。
上述方案中,步骤1.2中,若所述计费数据处理功能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合一计费信息消息构造所述合一网元包含的各网元对应的计费话单,当所述合一网元为网元单独设置时,则所述计费数据处理功能直接根据所述合一计费信息构造计费话单;当所述合一网元为网元合一设置时,则所述计费数据处理功能在构造所述合一网元包含的各网元对应的计费话单前将接收到的所述合一计费信息进行拆分得到所述合一网元包含的各网元的计费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计费数据处理功能对接收到的所述合一计费信息进行拆分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771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