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埋地管道接口结构及形成该接口结构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76616.7 | 申请日: | 2007-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73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25 |
发明(设计)人: | 郑能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036 | 分类号: | F16L1/036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接口 结构 形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埋地管道接口结构及形成该接口结构的方法。
【背景技术】
埋地管道的两个管道之间需要通过连接装置连接起来,如在塑钢缠绕管的施工规范中,一般有两种管材的连接方式,采用不锈钢箍加橡胶板方式连接或用热熔带连接,管材连接完成后,再按施工规范进行回填。但在一些复杂地段,考虑到地基变形较大,直接填埋将有可能造成轴向拉伸强度增大,管材之间连接的部位强度不够,在地基变形时候,可能会拉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埋地管道接口结构,其不受地基变形影响,较为稳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埋地管道接口结构,所述管道具有多根连接在一起的管子;其中,于相邻管子的连接口处设置有基座,所述基座包覆在相邻管道接口处的外围。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上述埋地管道接口结构在相邻管道的接口处设基座,基座可进一步保护接口,防止因地基变形而使管道拉伸而泄漏。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形成上述埋地管道接口结构的方法,其形成不受地基变形影响的埋地管道,形成方法简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形成上述埋地管道接口结构的方法,将管道连接在一起后,在相邻管道接口处的外围包覆基座;然后,将管道固定在地上挖好的坑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上述形成埋地管道接口结构的方法,为先在管道的接口处设基座,再将管道埋在地下,该基座可进一步保护接口,形成的接口结构不会因地基变形而使管道拉伸而泄漏,且形成方法较为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埋地管道接口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埋地管道接口处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及图2,是本发明埋地管道接口结构的一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中埋地管道为通过将多根塑钢缠绕管1的接口端10连接在一起而形成,也可为其他的管子的接口端连接在一起而形成。所述塑钢缠绕管1置于地面上已预先挖好的坑底(图中未标示),所述坑上方的空间为回填层2,在将塑钢缠绕管1埋在地下时,将回填层2按施工规范进行回填。
于二相邻塑钢缠绕管1的接口端10设一基座3,所述基座3为混凝土,所述基座3包覆在二相邻塑钢缠绕管1接口端的外围,基座3的结构可根据挖好的坑的结构来设置。所述塑钢缠绕管1的接口端10处有不锈钢箍(图中未示出),基座3的长度最好完全包覆住不锈钢箍,基座3太长或太高都会增加接头处的重量,在软土层中会因自身重而容易下陷。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基座可进一步包覆在埋在地下的所有塑钢缠绕管1的外围,且在基座内设有钢筋,可进一步增强塑钢缠绕管1的强度,不会受地基变形的影响。
上述埋地管道接口结构在管道的接口处设基座3,可达到进一步保护接口的作用,防止因地基变形而使管道拉伸而泄漏,也不会受地质酸碱度的影响;而基座设在整个管道的外围,且在基座内设钢筋,也可进一步防止因地基变形而使管道拉伸而泄漏。
本发明埋地管道接口结构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的接口结构可通过如下方式形成:首先,将塑钢缠绕管1连接在一起;然后,在相邻塑钢缠绕管1的接口端10处的外围包覆混凝土,根据坑底的形状做成基座3,可保护塑钢缠绕管1的接口处,防止因地基变形而泄漏;之后,将二塑钢缠绕管1固定在地上的坑内;最后,在将塑钢缠绕管1埋在地下时,将回填层2按施工规范进行回填。
制作基座包覆在整个塑钢缠绕管1外围的接口结构时,可在浇注混凝土形成基座的同时,在基座内加入钢筋。
在浇注混凝土时,最好只靠砂浆自身重力去填满,不必在浇注时增加压力,以防破坏管材。
长距离的管道安装时,在复杂地段,管道接头处均可连续的采用此方法。
本发明形成埋地管道接口结构的方法,为先在管道的接口处设基座,再将管道埋在地下,该基座可进一步保护接口形成的接口结构不会因地基变形而使管道拉伸而泄漏,且形成方法较为简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华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766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真空自吸式预制件快速成型机
- 下一篇:手腕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