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碟以及配套使用的单面护碟盒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76349.3 | 申请日: | 2007-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9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王诚实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诚实 |
主分类号: | G11B7/24 | 分类号: | G11B7/24;G11B23/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7011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碟 以及 配套 使用 单面 护碟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碟、另外还涉及与其配套使用的单面护碟盒;具体的讲,这是一套有关光碟与单面护碟盒相互配套使用的改进技术,它们都属于光碟无磨损保护技术的一部分,无磨损保护技术可以将套有单面护碟盒的光碟与单面护碟盒一同放入光碟读写设备使用。
背景技术
光碟作为人类现代信息存储和流通的最重要手段,但由于裸露光碟的直接使用,导致光碟从光碟盒、光碟读写设备中反复的取出或放入时,很快被磨损划花成为一种必然。因为光碟的这种易坏性并不是通过人为的操作能克服的,所以从光碟的物理结构上来研究,改进光碟与光碟读写设备共同实现光碟无磨损的方式,则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诚然,一些光碟读写设备设计了以“跳过”、“信号填入修补”、“增大光头读取功率”等多种纠错功能,但数据的丢失或损坏是根本性的事实,特别是重要的程序与文件哪怕是丢失或损坏一个字节,也将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所以只有对光碟本身在物理结构上的保护做到防患于未然,才是解决光碟数据不被损坏的唯一可行方向。早期的5.25″裸露软盘到现在3.25″具有双面保护外盒软盘的换代应用,已经完全用历史的事实见证了这种需求的重要性。
光碟一般都是采用单面保存数据,而仅给光碟最容易磨损划花的透光面设计套加一个单面护碟盒,对光碟的透光面自始至终实施单面贴紧遮蔽保护,既从根本上解决了光碟容易磨损划花的难题,同时还不增加光碟的厚度与体积,使得被保护后的光碟在使用中仍然轻巧方便。
所以我从2001年至今,7年来一直在致力于本项技术的研究和改进工作,并实验设计了多套可以实施的单面护碟盒以及配套使用的光碟读写设备。单面护碟盒主要由卡碟体、顶碟孔、光碟槽等部件构成,顶碟孔设置在光碟槽的中心位置,卡碟体设置于单面护碟盒的周边,在无外力操作的情况下,卡碟体自始至终以机械方式将光碟卡在单面护碟盒的光碟槽中实施贴紧遮蔽保护;而与之配套使用的光碟读写设备,主要在传统的光碟读写设备上增设了与之相适的固盒机构与光碟释放机构。
但是不幸的是,我从这7年的反复研究发现,通过在单面护碟盒上设置机械定碟机构来实现卡紧光碟是一个致命的错误,其原因是:
1)首先机械定碟机构复杂化了厚度与面积非常有限的单面护碟盒的自身结构,不利于同时再为单面护碟盒的光头读写窗口增设窗口盖机构,如果为了力求单面护碟盒能保持精巧,我一般只好在设有机械定碟机构的单面护碟盒上,即使设置了光头读写窗口也不设置窗口盖,于是当单面护碟盒设有光头读写窗口时对光碟的遮蔽保护总是不完整。
2)由于配套使用关系,结构被复杂化的单面护碟盒,不仅自身制造时加工精度要求高,给生产带来困难,同时也复杂化了光碟读写设备的制造和改进工作,这一缺陷更加导致前期成本将以几何倍数的形式增加,以至我至今也无法将本技术在全球实现普及推广,当然就连在中国那也都无法实现。
3)由于配套使用关系,单面护碟盒的机械定碟机构,需与光碟读写设备的机械释放装置配合后才能释放光碟,于是这一环节非常容易发生机械故障,整套设备的使用可靠性得不到保障。
4)关键的是,无论我如何尝试再改进机械定碟机构,但都会因为存在定碟体始终要以机械方式转动或滑动卡压光碟,而导致光碟在单面护碟盒中会发生微小的移动而由单面护碟盒自身磨坏光碟。
5)另外,单面护碟盒的机械定碟机构不具备自动引导光碟准确落入单面护碟盒的能力,当光碟读写设备退碟时,如果受到意外的振动,光碟则可能无法落入单面护碟盒。
6)最关键的是,机械定碟机构紧固性始终不能得到有效解决,由于机械定碟机构只能通过定碟体对光碟非数据道的外边沿实施很小局部面的卡紧,稍微带力度的震动就会导致光碟在单面护碟盒中晃动而再次磨坏光碟,如果不小心跌落于地面,光碟又很容易将从单面护碟盒中甩出脱落,并导致光碟与单面护碟盒的机械定碟机构同时摔坏。
7)最后,机械定碟机构还存在使用兼容性不便的问题,即从单面护碟盒中取、放光碟不方便。于是这给需要清洁光碟时,或面对一些老式光碟读写设备使用时,或对一些可能存在无法改造的笔记本微型光碟读写设备使用时,或对一些暂时还无法改造的车载吸入式光碟读写设备使用时等,需将光碟方便迅速的从单面护碟盒中取出而带来了巨大障碍。
所以这种通过机械定碟机构来实现卡紧光碟的方式,通过我的长期多年不停的改进和不停的实际使用后才发现,它根本不能实现我最初发明单面护碟盒,希望使其能对光碟透光面实施永久遮蔽,并完全克服会被摩擦损坏的目的;相反,在某些程度上还加剧了光碟透光面在单面护碟盒中的摩擦损坏。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诚实,未经王诚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763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