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软件加载方法及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75681.8 | 申请日: | 2007-08-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936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 发明(设计)人: | 朱湘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12/2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软件 加载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网络管理技术。
背景技术
在电信管理网络中,网元一般由操作维护单元(Operation&MaintenanceUnit,OMU)和若干单板组成,OMU提供了网元的操作维护管理功能,单板提供网元的业务处理功能。
网元在初次启动或复位后,单板需要从OMU或从自身的快闪存储器FLASH中加载BOOTROM文件、程序文件、补丁文件、DSP文件和数据文件等文件。同时,网元由于通信协议标准的版本升级、新增功能、或缺陷修改等经常发布新的版本。因此网元需要从老的版本升级到新的版本;也可能由于新版本运行后发现重要的缺陷或其它原因,需要从新版本回退到老的版本。而网元的版本升级或回退时,单板也需要从从OMU或从自身的快闪存储器FLASH中加载BOOTROM文件、程序文件、补丁文件、DSP文件和数据文件等。
一般网元有很多单板,如果当网元初次启动、网元复位、版本升级或版本回退时,单板都请求从OMU加载这些文件,加载效率较低,持续时间长,影响网元的启动性能,影响网元业务中断时间。
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文件加载的效率主要取决于OMU读取文件的效率,和OMU与单板间的网络带宽。而OMU从硬盘读取文件,最大的能力一般是每秒读取25M左右的数据,而OMU和单板之间是1000M甚至2000M的带宽,对应有2000/8=250M左右的数据传输能力。也就是网络处理能力比OMU读取数据的能力强很多,因此文件加载效率的瓶颈主要是OMU从硬盘读取文件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软件加载方法及系统,提高单板的加载效率,缩短单板的加载时间,提高网元的启动性能,以及减少网元业务中断时间。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软件加载方法,包括:
向主用操作维护单元OMU发送报文请求;
收到包含OMU地址的报文响应,其中,所述的OMU是根据主用和备用OMU的负载情况,从所述的主用OMU和备用OMU中选择提供加载服务的OMU;
根据所述的OMU地址,从所述的OMU加载。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软件加载系统,包括:
主用操作维护单元OMU、备用操作维护单元OMU和单板,其中,
主用OMU用于根据主用OMU和备用OMU的负载状况,确定为单板提供加载服务的OMU,同时用于向所述板提供加载服务;
备用OMU用于提供向所述单板加载服务;
单板用于从所述的主用OMU和备用OMU加载软件。
本发明实施例基于主备用OMU同时对单板提供加载服务,提高单板的加载效率,缩短单板的加载时间,提高网元的启动性能,以及减少网元业务中断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软件加载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于OMU负责网元的操作维护功能,一般网元为确保安全可靠,OMU都进行备份设计,主备OMU间的文件和数据进行实时同步,确保主用OMU一旦发生故障时,备用OMU可以切换成为主用,承担操作维护功能。本发明实施例是基于主备OMU同时对单板提供加载服务,提高单板的加载效率,缩短单板的加载时间,提高网元的启动性能,以及减少网元业务中断时间。
附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软件加载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101:向主用操作维护单元OMU发送报文请求;
步骤102:收到包含OMU地址的报文响应,其中该OMU是根据主用和备用OMU的负载情况,从主用OMU和备用OMU中选择提供加载服务的OMU;
步骤103:根据上述的OMU地址,从该OMU加载。
在单板启动时,一般采用自举协议(Bootstrap Protocl,BOOTP)进行启动,启动过程如下:
单板向OMU广播BOOTP请求报文,报文中包含单板的框号、槽号、单板类型等信息;
OMU收到BOOTP请求报文,根据单板的信息给单板分配IP地址,把分配的IP地址、单板程序名称、OMU的地址等信息填在BOOTP响应报文中,发送给单板;
单板收到BOOTP响应报文,设置自己的IP地址,从该OMU加载程序,并启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756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激光雕刻机
- 下一篇:锅炉除尘脱硫及除渣灰水管的除垢、防垢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