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站经纬度的管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74686.9 | 申请日: | 2007-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1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7/34 | 分类号: | H04Q7/34;H04Q7/30 |
代理公司: | 深圳创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罗瑶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站 经纬度 管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站经纬度的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GSM(Global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讯系统)等移动通信系统中,基站经纬度是一个重要参数,关系到整个网络的基础结构,对区域覆盖、PN(伪随机噪声码)规划、邻接小区参数配置、基于距离登记技术和其他CDMA系统参数的设置都将产生直接的影响。此外,在无线系统网络管理中的拓扑管理中,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等类型的地图中也需要显示精确的基站位置信息。
现有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基站经纬度信息一般是采用手工输入数据并保存到OMC(Operation Maintenance Center,操作维护中心)的数据库的方式,对于基站数目众多的实际应用系统来说,人工操作的工作量大,也容易出现因人工失误而输入错误数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基站经纬度的管理方法,可以有效输入及管理基站经纬度信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站经纬度的管理方法,包含如下处理过程:
A、操作维护中心向基站发送请求,通知基站上报其自身经纬度;
B、操作维护中心获取基站上报的经纬度信息并配置给经纬度信息管理模块。
所述基站中配置GPS模块,所述基站上报的经纬度信息是通过利用GPS模块测量得到的。
所述步骤A中操作维护中心向基站发送消息是采用定时发送方式或手动发送方式。
当所述基站为多个时,所述步骤A中操作维护中心采用轮询方式向多个基站轮流发送消息。
所述经纬度信息管理模块中包括小区配置模块,小区配置模块中包含小区信息表;操作维护中心获取基站上报的经纬度信息并配置给小区配置模块,小区配置模块根据配置对小区信息表进行更新。
所述经纬度信息管理模块中还包括拓扑模块,操作维护中心获取基站上报的经纬度信息并配置给拓扑模块,拓扑模块根据配置调整基站在拓扑地图中的位置。
所述拓扑模块中包含拓扑数据表,所述拓扑模块调整基站在拓扑地图中的位置是通过将基站上报的经纬度信息存储到拓扑数据表再根据拓扑数据表的更新以调整基站在拓扑地图中的位置来实现的。
所述步骤B后还包含步骤C:操作维护中心将经纬度信息管理模块配置成功或失败的信息显示给用户。
所述经纬度信息管理模块包含经纬度信息表,操作维护中心通过数据库操作将基站上报的经纬度信息存储到所述经纬度信息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OMC发送消息,由基站上报自身经纬度,OMC将上报的基站经纬度信息配置给经纬度信息管理模块,从而消除了常规的人工输入数据的方式带来的输入错误的问题,减轻了系统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保留了操作人员手动输入的方式,保证了系统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基站经纬度自动测量与综合管理的模块图;
图2是本发明批量测量基站经纬度的详细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基站经纬度自动测量与综合管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实现本方法的基站经纬度管理系统包含如下模块:
M100:测量基站经纬度模块。
D100:OMC数据库经纬度信息表,用于存储M100测量得到的基站经纬度信息。
M102:经纬度信息管理模块,由M104和M106组成。
M104:小区配置模块,用于完成小区参数配置功能。
D104:OMC数据库小区信息表,包含了小区经纬度信息。
M106:拓扑模块,包含了拓扑地图管理功能,可用于更新D106拓扑数据库中的基站经纬度信息、并更新拓扑地图中基站的位置。
D106:OMC数据库拓扑数据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746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