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74609.3 | 申请日: | 200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178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弘育 | 申请(专利权)人: |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G02F1/1339;G02F1/134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显示 面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因液晶显示器具有轻薄、耗电小、环保等特性,已被广泛应用来手机、个人电脑、个人数字助理等现代化信息设备中。通常,液晶显示器包括一液晶显示面板与为该液晶显示面板提供平面光的背光模组。
请一并参阅图1与图2,图1是一种现有技术液晶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图2是图1沿II-II方向的剖视图。该液晶显示面板10包括一第一基板11、一第二基板13、一液晶层12、一框胶14及四银胶点15。该第一基板11与该第二基板13相对设置,该液晶层12夹持在该第一基板11与该第二基板13之间,该框胶14呈矩形的环状结构,其用来贴合该第一基板11与该第二基板13,并密封该液晶层13。该四银胶点15分别设置在框胶14四顶角与第一基板11四顶角连接线所在处。
该第一基板11利用该框胶14界定一显示区110与一外围区112。该框胶14的环状内侧界定该显示区110,其环状外侧界定该外围区112。该显示区110对应的第一基板11上设置有一彩色滤光层115。
该彩色滤光层115包括多个RGB子像素116、多个黑色矩阵单元117及一平坦化层119。该多个黑矩阵117间隔设置在该RGB子像素116之间,并延伸至该外围区112构成一覆盖该第一基板11且连续分布的外围黑矩阵113。该平坦化层119覆盖该多个黑矩阵117与该多个RGB子像素116,且其表面平坦分布。
该第一基板11进一步包括一第一透明电极层116。该第一透明电极层覆盖该平坦化层119与该外围黑矩阵113。
该第二基板13邻近该液晶层12一侧设置有用来控制该液晶显示面板10显示的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阵列(图未示)与一第二透明电极层131。
请参阅图3,是该薄膜晶体管阵列的一像素单元的电路结构示意图。该薄膜晶体管阵列包括多条相互平行的扫描线132、多条相互平行且与该扫描线132垂直绝缘相交的数据线134及多个像素单元(未标示)。该像素单元是该扫描线132与该数据线134界定的最小区域。每一像素单元均包括一薄膜晶体管135、一像素电极136及一公共电极137。该薄膜晶体管135包括一栅极1351、一源极1352及一漏极1353。该栅极1351连接至该扫描线132,该源极1352连接至该数据线134,该漏极1353连接至该像素电极136。该像素电极136即该第二透明电极层131,该公共电极137即该第一透明电极层116,其与该像素电极136对应设置,并与夹持在其间的液晶层12的液晶分子形成一液晶电容C1c。该公共电极137的公共电压Vcom是由位于第二基板13边缘处的驱动IC(图未示)经由该银胶点15提供。
显示时,加载多个控制电压至该扫描线132,控制该薄膜晶体管135的导通与关断。当该薄膜晶体管135导通时,该数据线134将加载在其上的数据电压经由该薄膜晶体管135传送至该像素电极136,同时,公共电极137加载公共电压Vcom,该像素电极136与该公共电极137形成一液晶夹压,该液晶夹压控制该液晶层12的扭转状态。
然而,由在公共电极137的内阻与该液晶电容C1c构成的RC电路,会使输出至公共电压Vcom波形发生部分失真,如产生杂讯(Ripple)现象,从而导致像素电极电压均方值的改变,从而使显示画面偏亮或偏暗,即产生水平串扰(Horizontal Crosstalk)现象。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液晶显示面板产生水平串扰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可减少甚至消除水平串扰现象的液晶显示面板。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包括一第一基板,一液晶层及一第二基板。该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相对设置,并与该第一基板夹持该液晶层,其包括一用来显示图像的显示区、一包围该显示区的外围区、多个银胶点及一透明电极层。该外围区包括多个设置在该第二基板上的凸起及多个形成在相邻凸起间的凹槽。该多个银胶点设置在该外围区内。该透明电极层设置在该第二基板邻近该液晶层一侧,该外围区对应的透明电极层填充该多个凹槽并覆盖该多个凸起,位于相邻两银胶点间且填充该多个凹槽的透明电极层构成一并联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746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约酸碱再生剂的混床再生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利用特定空气达到保健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