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片上系统的音频解码器及其解码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074433.1 | 申请日: | 2007-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8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 发明(设计)人: | 李琳;汤加跃;石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艾科创新微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10L19/02 | 分类号: | G10L19/02;G10L1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系统 音频 解码器 及其 解码 方法 | ||
1.一种基于片上系统的AAC音频解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系统控制部分(301)和解码实现部分(302),所述系统控制部分(301)和解码实现部分(302)二者之间采用总线(303)进行通信,所述系统控制部分(301)主要负责调整整个解码器的解码流程;所述解码实现部分(302)先执行软件解码,再对软件解码后的音频数据流执行硬件解码;总线(303)主要负责系统控制部分(301)和解码实现部分(302)之间的数据传输;
其中,软件解码使用数字信号处理器完成对音频文件的数据流分析:首先进行音频头文件的分析,用于判断该音频文件是否属于该解码器可解码范围内的音频文件,如判断不可解,则跳出解码步骤,报错并返回系统初始状态,如判断可解,则分析该音频文件是采用单声道格式还是立体声格式;若该音频文件是立体声格式,则先从音频数据流中获得两个声道配置参数,该参数的一部分应用于下面的软件解码过程,一部分将被送入硬件,作为将来硬件解码部分的控制参数,然后分析段数据流,查表获得解码需要的两个声道比例因子数据及两个声道经过编码器处理后的采样数据;若该音频文件是单声道格式,则先从音频数据流中获得单个声道配置参数,该参数的一部分应用于下面的软件解码过程,一部分将被送入硬件,作为将来硬件解码部分的控制参数,然后分析段数据流,查表获得解码需要的单个声道比例因子数据及单个声道经过编码器处理后的采样数据;
硬件解码为将经软件解码后的数据流通过硬件进行解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片上系统的AAC音频解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控制部分(301)包括中央处理单元和中断控制单元(307),中央处理单元用于控制协调整个系统的工作,中断控制单元(307)用于控制中断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片上系统的AAC音频解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解码实现部分(302)包括数字信号处理器和硬件解码模块(305),所述硬件解码模块(305)包括:存储输入数据SRAM(402)、两组波形数据输出SRAM(403)和AAC解码器硬件内核(404),所述存储输入数据SRAM(402)和所述两组波形数据输出SRAM(403)位于AAC与总线接口(401)与AAC解码器硬件内核(404)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基于片上系统的AAC音频解码器,其特征在 于,所述AAC解码器硬件内核(404)包括:硬件控制模块(501),保管AAC解码需要的一些基本解码参数;比例因子解码与反量化模块(502),对数据进行比例因子反量化处理;知觉噪声整形模块(503),用于恢复自然噪声;滤波器组模块(507),将频谱数据变为时域数据;滤波器组参数存储ROM(512);数据RAM地址译码模块(508),保存所述存储输入数据SRAM(402)中数据地址译码;FFT临时存储RAM(510)、左右道数据存储SRAM(509)和左右道窗数据叠加SRAM(51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基于片上系统的AAC音频解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比例因子解码与反量化模块(502)是将反量化和比例因子解码模块集成为单一模块。
6.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基于片上系统的AAC音频解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知觉噪声整形模块(503),针对双声道音频文件可采用并行处理。
7.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基于片上系统的AAC音频解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AAC解码器硬件内核(404)还包括:M/S立体声恢复模块(504)或动态摆幅控制模块(506)或时域噪声整形模块(505)中的至少一个模块,其中所述M/S立体声恢复模块(504),用于实现M/S立体声恢复;所述动态摆幅控制模块(506),用于协调和控制硬件输出;所述时域噪声整形模块(505),用于实施抑制前回声的声音处理方法。
8.如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基于片上系统的AAC音频解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时域噪声整形模块(505)中,对于采样数据流先判断当前窗需解码范围再进行时域噪声整形解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艾科创新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艾科创新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7443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简便快速生物活性物质筛选方法
- 下一篇:滤光片和具有滤光片的显示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