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置、网络终端设备及其工作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74242.5 | 申请日: | 2007-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608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 发明(设计)人: | 梁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2/10 | 分类号: | H04L12/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网络 终端设备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网络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网络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网络终端设备,例如电话等,其功能越来越朝向多样性发展。除了传统的通信功能之外,网络终端设备还具其他的辅助性功能。以电话为例,不仅具有传统的通话功能,还包括日期显示、来电号码显示等的显示功能,此外,还有电话留言、录音回放等功能,因此,现有的电话可以向用户提供更多的人性化服务。
然而,网络终端设备所支持的所有除了通信以外的服务就必然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目前,解决多数厂商解决此问题的办法是在网络终端设备内部设置可放置干电池的空间,利用干电池提供的电能支持上述服务。
干电池的使用对于用户而言,并不方便,若电池电能用尽,则用户需要自行购买电池,且十分的不环保。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网络终端设备,可利用网络线缆所携带的电能进行充电,在网络终端设备需要时,自动进行供电。
此外,还需要提供一种网络终端设备的工作方法,可利用网络线缆所携带的电能进行充电,在网络终端设备需要时,自动进行供电。
此外,还需要提供一种装置,可利用网络线缆所携带的电能进行充电。
一种网络终端设备包括电源处理模块、储能模块以及工作电路。电源处理模块通过网络线缆与网络连接,用于转换通过所述线缆上传输过来的电能。储能模块与电源处理模块电性连接,用于根据电源处理模块转换后的电能进行充电。工作电路与储能模块电性连接,用于根据储能模块提供的电能进行工作。
一种网络终端设备工作方法,包括:接收网络线缆所携带的电能,并对所述电能进行转换,所述网络线缆与网络连接;根据所述转换的电能进行充电;利用所述充电得到的电能工作;其中所述充电包括:对所述网络线缆携带的交流电源进行整流,产生直流电源;对于所述直流电源进行转换;以及根据转换后的直流电源进行充电。。
上述网络终端设备及其工作方法利用网络线缆所携带的电能,进行充电,对工作电路进行供电,避免了用户在使用网络终端设备时需要额外安装电池的需要,而且不影响网络终端设备的正常通信工作。
上述装置可利用电源供应装置所携带的电能进行充电蓄能,可实现能源的节约。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网络终端设备的模块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网络终端设备的细化模块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网络终端设备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网络终端设备10的模块图。在本实施方式中,网络终端设备10为普通电话,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网络终端设备10也可为调制解调器等其他类型的网络终端设备。
网络终端设备10与一对电话双绞线20电性连接。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网络终端设备10也可与以太网线等其他类型的网络线缆电性连接,或者与太阳能转换装置等连接,下文仅以双绞线为例说明本实施方式。
网络终端设备10包括电源处理模块101、储能模块103以及工作电路105。
电源处理模块101用于接收双绞线20输出的电源,并对双绞线20上的电源进行转换。
储能模块103与电源处理模块101电性连接,用于利用电源处理模块101转换后的电源进行充电,并在必要时向工作电路105供电。在本实施方式中,储能模块103是一个充电电池,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储能模块103也可为其他可充放电的装置,例如锂电池、锂离子电池、大容量电容等。
工作电路105与储能模块103电性连接,用于接收储能模块103提供的电能,并利用该电能工作,其中工作电路105的工作状态包括启动状态、待机状态、以及关闭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工作电路105为显示装置,例如液晶显示模块等。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工作电路105也可为其他功能模块,例如录音装置、语音播放装置等。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工作电路105也可直接与电源处理模块101电性连 接,电源处理模块101处理所得的电能直接提供给工作电路105。
参阅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网络终端设备10的细化模块图。
网络终端设备10包括电源处理模块101、储能模块103以及工作电路1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742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测量粒子粒径的方法
- 下一篇:多媒体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