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气垫功能的运动滑板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073993.5 | 申请日: | 2007-04-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9775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14 |
| 发明(设计)人: | 张广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广基 |
| 主分类号: | A63C5/00 | 分类号: | A63C5/00;A63C5/04;A63C5/075;B63B35/79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康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朝阳;陈贤荣 |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气垫 功能 运动 滑板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滑行运动的器材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可用于滑雪、冲浪等活动的具有气垫功能的运动滑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运动滑板包括面板、芯板和底板。为了使得滑板重量轻、强度好,芯板一般都采用较低密度的轻质板材制作;为减小滑动摩擦,滑板的底板采用一层低摩擦系数且耐冲击的聚乙烯实心片材制造;为增加滑板的美观,可在滑板的表面覆盖一层印有各种颜色图案的光滑薄膜或凹凸图纹的薄膜。面板、芯板和底板三层板材通过加热、滚压、冷却的方式粘接在一起。
在滑雪、冲浪等滑行运动中,滑行者的身体多般是贴在滑板上向前滑行或由高处向低处滑行。然而,滑道的高低不平或水浪的冲击,对于滑行者会产生较大的震动或冲击,而造成极大的不适,这将大大降低滑行者玩耍的乐趣和安全性。为克服上述缺陷,人们设计出具有弹性的运动滑板,通常是在滑板外表面承托人体的部位加装一个缓冲座垫,该坐垫内充气或加入适量的液体,或者直接用海棉、发泡材料制成弹性座垫,通过座垫的弹性变形来吸振、减振,从而减轻运动冲击对人体造成的不适。但是,这种外加缓冲座垫的滑板体积增大不少,以致滑板价格升高,另外,缓冲座垫暴露在外,容易老化和破损,从而失去缓冲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之一是要解决现有运动滑板缓冲座垫易老化、破损和滑板体积大、价格高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牢固耐用、体积小和便宜的具有气垫功能的运动滑板。
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具有气垫功能运动滑板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第一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具有气垫功能的运动滑板,其包括芯板、覆盖于该芯板上表面的面板和覆盖于该芯板下表面的底板。所述芯板的承载部位的面板与底板之间嵌装一缓冲装置。
本发明运动滑板的第一实施例,所述的缓冲装置包括:与所述面板内表面贴合的承载板、与所述底板内表面贴合的支撑板、设于承载板和支撑板之间的多个弹性件。
所述承载板与支撑板之间可以设有带多个通孔的一定位板,所述的弹性件穿过该定位板的通孔而竖立于承载板与支撑板之间。
所述弹性件外围的中部可以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定位板通孔的周边卡箍于弹性件的环形凹槽中。
其中,所述的弹性件为带轴向通孔的圆柱体、带轴向通孔的多边形柱体、长轴方向带通孔的椭圆柱体、径向开有通孔的球体的任一种。
所述承载板的内表面对应弹性件的位置可以设有适配弹性件一端部形状的第一凹坑,该第一凹坑中心设有一插入弹性件通孔的定位柱;所述支撑板的内表面对应弹性件的位置也可以设有适配弹性件另一端部形状的第二凹坑。
根据需要弹性件的通孔中还可以设有弹簧。
本发明运动滑板的第二实施例,所述的缓冲装置包括:与所述面板内表面贴合的承载板、与所述底板内表面贴合的支撑板、设于承载板和支撑板之间的多个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为带轴向通孔的圆柱体或带轴向通孔的多边形柱体。
其中,所述承载板的内表面对应所述弹性件的位置设有适配弹性件一端部形状的第三凹坑,所述支撑板的内表面对应所述弹性件的位置设有适配弹性件另一端部形状的第四凹坑,该承载板的外表面以及支撑板的外表面设有粘结层,也可以不设置粘结层;还可以只在两板外表面的其中之一表面设置粘结层。
所述承载板和支撑板的相对表面分别设有相互连接的卡接件;所述弹性件的通孔中可以设有弹簧。
本发明具有气垫功能运动滑板的制造方法,其步骤如下:
缓冲装置的制作:根据承载部位周边形状制作出承载板和支撑板,并将承载板的上表面边缘倒圆,将预制好的多个弹性件支撑于承载板和支撑板之间而形成中间带有间隙的缓冲装置;
芯板的制作:根据需要生产出至少一层发泡的芯板,在相应的承载部位刀模裁切出适配所述缓冲装置周边大小的通孔;
面板的制作:在预制好的印刷薄膜与预制好的发泡上衬层接触表面之间加热或涂上热熔状态的超低密度茂金属或其它粘接剂膜,并将印刷薄膜和发泡上衬层同时送入对滚的滚轮中,经滚压粘合冷却后形成面板;
底板的制作:将实心板的原料加热到热熔状态,并挤压形成片材,再将该片材与预制好的至少一层的发泡下衬层加热滚压粘合形成底板;
上述四步工艺可以不分先后进行。
底板与芯板贴合后裁切:将所述底板上的发泡下衬层的外表面与所述芯板加热滚压粘合形成复合板;再根据产品周边的具体形状和尺寸,将该复合板用刀模裁切出有具体形状和尺寸的半成品板材;
内嵌缓冲装置:将所述缓冲装置的支撑板朝下对应所述芯板的通孔嵌入;
面板与芯板的贴合:将所述面板的发泡上衬层的外表面和装嵌有缓冲装置的芯板的上表面加热滚压粘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广基,未经张广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739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