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水可回用的水处理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73729.1 | 申请日: | 200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3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发明(设计)人: | 杨克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克庆 |
主分类号: | B01D61/00 | 分类号: | B01D61/00;C02F1/4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郑小粤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水 可回用 水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处理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可将民用反渗透(RO)滤水系统或纳滤系统在滤水时所产生的废水回用的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的净水处理系统中,若想获取纯净水,可以选用反渗透(RO)滤水系统或纳滤系统将水中的重金属、病毒、细菌、化学药物以及矿物质等杂质滤除,只留纯净水及少量分散在水中的对人体有益的矿物离子供人饮用。但在实际操作中,过滤系统滤出1升纯净水时,同时会产生2—6升的废水,然后由废水把水中的杂质包括矿物质带走,否则杂质过多或矿物质浓度过高会将滤水系统中的反渗透(RO)膜或纳滤膜堵塞,使之失效。在民用水处理系统中,上述所产生的废水一般都是直接外排流出,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故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对现有民用水处理系统进行改进的水处理系统,使得民用水尤其是市政水源进入民用设施的民用水在净化过滤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得到回流利用,以降低水资源的浪费,节约水资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废水可回用的水处理系统,包括在通往用户饮用水端之供水管路上设置的滤水系统,在所述滤水系统之入水管路和废水出口之间,设有一旁通的废水回流管路,该废水回流管路上装有一个流量补偿阀;在供水管路上,还设有一限压阀,废水回流管路与滤水系统和限压阀之间的管路连通,所述限压阀的限压值低于废水回流管路压力值;所述流量补偿阀包括一含有内腔的阀体,阀体上开设有可与其内腔连通之入水口和出水口,所述阀体内腔内设有一弹性膜片,将内腔分隔为上、下两个腔室,入水口和出水口均开设于阀体上腔,在所述阀体内腔内,开设有与入水口相连之入水通道,控制杆一端置于所述入水通道内,其与入水通道之间的间隙形成废水通道,所述入水通道为一直通孔,控制杆为一锥形杆,其锥面自下而上呈递减性渐进,长度延伸至入水通道内;作为本发明之更进一步:
其中:
所述控制杆上可套设有弹簧;
所述弹性膜片下方可设有托板,所述控制杆下端穿越弹性膜片,与置于弹性膜片下方的托板固定连接。
在所述滤水系统之入水管路上,还旁设有一用户卫生用水端;
所述废水回流管路上还分支有废水排放阀,其旁设于流量补偿阀和滤水系统连通的管路之间;
所述滤水系统之入水管路上还设有一水容器,其位于用户卫生用水端前端入水管路上,所述水容器内填有初级滤料,初级滤料可选用沙土、pp棉、超滤膜、活性碳、麦饭石、KDF滤料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废水可回用的水处理系统,是在市政水源进入民用设施的入口处,即在所述水源入水口处设置限压阀,使进入用户用水系统的水压低于过滤后废水流出的水压,废水可以回流到系统中,然后将过滤后的废水通过所设的废水回流管路回流至限压阀后的过滤系统入水管路上,再次进行过滤处理,并在废水回流管路上装有一个流量补偿阀,用以补偿系统的压力,使废水回流入系统时不受系统压力波动而发生流量波动。本发明在滤水系统入水管路上,还设有用户卫生用水端和水容器,其中水容器内填有初级滤料,实现了水净化前的初级过滤水,即可将过滤后的水作为一般的卫生用水使用,同时还可作为滤水系统的预处理,降低流入管路的废水浓度变化的速度,使用户在此期间可通过用户卫生用水端将废水消耗掉,也为后续的饮用水过滤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本发明将原来直接外排之废水回用于水处理系统中,降低了用户成本,节约了水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系统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系统框图;
图3为本发明中之流量补偿阀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中之另一种流量补偿阀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对现有民用水处理系统进行过滤处理后,能使滤水系统产生的废水得到回流利用的水处理系统。
以下通过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详细介绍本发明的特点和优点。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克庆,未经杨克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737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速度模拟台
- 下一篇:廉价的低相位噪声的高速稳定时间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