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Ti-6Al-4V合金感应凝壳熔炼过程液态置氢细化凝固组织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72793.8 | 申请日: | 2007-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196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发明(设计)人: | 苏彦庆;张月红;郭景杰;吴士平;丁宏升;傅恒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1/02 | 分类号: | C22C1/02;C22C1/03;C22F1/1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吉东 |
地址: | 150001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ti al 合金 感应 熔炼 过程 液态 细化 凝固 组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钛合金感应凝壳熔炼过程液态置氢技术及一种钛合金凝固组织细化方法。
背景技术
Ti-6Al-4V合金是应用量最大的钛合金之一,该合金可以采用铸造和锻造方法获得构件。钛合金具有相对较高的比强度,较好的抗腐蚀、抗氧化、抗疲劳能力,因此在航空、航天、航海、化工、医疗卫生、食品及体育运动等领域都得到了大量应用。钛合金的用量非常大与钛合金力学性能特点所导致的加工效率低成为当前突出的矛盾。
Ti-6Al-4V合金的生产加工的第一步,即熔铸钛合金锭(铸件)时凝固组织比较粗大,对铸件的力学性能及铸锭的后续加工性能有不利影响。为了细化钛合金的铸态组织和改善钛合金的加工性能,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一种称为化学热处理的方法,所谓化学热处理是指在一定温度及氢气氛下向固态的钛合金中渗入一定量的氢,由于氢的存在使钛合金铸态组织有所细化,钛合金的塑性成形能力有所提高。实现上述目的后,再将含氢的钛合金进行真空退火脱除氢,也就是在钛合金的使用过程中不存在氢的危害。这种在固态下向钛合金中渗入氢的方法一般只用来处理壁厚较小的构件,这是因为固态渗氢速度较慢,对于大厚构件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在构件中存在氢分布不均匀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固态下钛合金气氛渗氢速度慢,仅适用于小试样或薄板试样,不能广泛应用于生产的问题。
本发明的Ti-6Al-4V合金感应凝壳熔炼过程液态置氢细化凝固组织的方法为:
步骤一、将Ti-6Al-4V合金的炉料装入感应凝壳熔炼炉的坩埚4中;
步骤二、称取含有步骤一中所述炉料质量0.09%~0.2%的TiH2的预制棒2;
步骤三、将步骤二获得的预制棒2紧固于感应凝壳熔炼炉中位于坩埚4上方的送料杆1的下端;
步骤四、关闭感应凝壳熔炼炉的熔化室3的门,抽真空至10-1~10-2Pa,反充高纯氩气至300-600Pa,反复3次;
步骤五、控制熔化室内高纯氩气压力在400~700Pa;
步骤六、接通感应凝壳熔炼炉内的感应加热线圈6的电源,逐步增加电源功率,提高坩埚4中炉料的温度,直到坩埚4内的炉料全部熔化,然后保温5~7分钟;
步骤七、向熔池5内浸入预制棒2,当预制棒2完全浸入到熔池5中后,立即提升送料杆1,然后停止加热;
步骤八、待坩埚4内炉料凝固并冷却到300℃以下,破真空,取出已凝固的炉料,室温冷却;
所述预制棒2由TiH2粉末、Al-85%V中间合金粉末和铝粉末组成,所述TiH2粉末、Al-85%V中间合金粉末和铝粉末的质量比为:
本发明中使用的是感应凝壳熔炼炉,它更容易得到稳定的熔池5。感应凝壳熔炼技术目前在钛合金熔炼铸造领域应用较多,它采用分瓣的铜坩埚以使磁场透过坩埚作用到金属炉料通过焦尔热使炉料熔化,交变磁场同时对金属熔池有搅拌作用以使成分和温度均匀。在熔化过程中熔池与坩埚之间存在与炉料成分基本相同的凝壳,将熔融的金属与坩埚壁隔开,从而避免了坩埚材料对金属熔体的污染。
本发明采用在Ti-6Al-4V合金感应凝壳熔炼过程中通过向钛合金熔体中引入氢元素,即液态置氢,氢在熔体中的扩散速度远远大于在固体中的扩散速度,因此本发明在钛合金熔化过程中将氢渗入液态钛合金中,使液态钛合金渗入氢后的凝固组织得到了细化,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得到的Ti-6Al-4V合金材料宏观组织的平均晶粒尺寸小于800μm,比没有进行液态置氢的Ti-6Al-4V合金凝固组织的一次结晶平均晶粒尺寸降低了约47%,这将明显提高钛合金铸件的力学性能,对改善钛合金铸锭的后续加工性能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727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