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钛/羟基磷灰石生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72599.X | 申请日: | 2007-08-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5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光;张玉梅;陈玉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L27/42 | 分类号: | A61L27/42;A61L27/10;A61L27/06;A61L31/12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吉东 |
| 地址: | 150001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羟基 磷灰石 生物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骨科用生物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生物医用材料(biomedical materials)又称生物材料(biomaterials),它是对生物体进行诊断、治疗和置换损坏的组织、器官或增进其功能的材料。
生物材料的开发应用对保障人类的健康、国家的经济前途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意义。生物材料的研究近20年来飞速发展,被许多国家列入高技术关键新材料发展计划,并迅速成为国际高技术制高点之一。德国、美国、日本、英国、意大利、荷兰等发达国家在80年代就纷纷公布了自己的生物材料研究计划并巨额投资来吸引人才,以期在此领域内的国际竞争中占一席之领地。我国生物材料的研究起步于60年代末,在科技部等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近几年来使我国在生物医学材料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科技部、国家发改委、自然科学基金委及相关部委已将发展生物医用材料继续列入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加大力度,重点支持。
目前,每年发生创伤的人数在全世界约数千万,在中国大陆约三百万,其中相当一部分骨创伤者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早期救治或晚期修复,骨组织修复材料对此有着重要意义,市场需求非常巨大。以骨缺损修复材料为例,1995年世界仅生物陶瓷的市场销售额就达94亿美元。近10年来,生物材料和制品市场一直保持15%左右的年增长率,预计10~15年内将达到药物市场规模,而我国硬组织替换增长率高达30%,远高于美国的4%。虽然如此,我国生物材料和制品所占世界市场份额仍不足1.5%,存在巨大落差,具有巨大发展空间。
然而目前所采用的人工植入物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骨诱导性和骨传导性,表面不利于骨细胞长入和粘附,以及植入物与骨组织的弹性模量和力学性能不匹配而导致骨的不充分加载而产生应力屏蔽,都阻碍骨组织的生长与愈合。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所采用的人工植入物普遍存在的缺乏骨诱导性和骨传导性,表面不利于骨细胞长入和粘附,以及由于植入物与骨组织的弹性模量和力学性能不匹配而导致骨的不充分加载而产生应力屏蔽、阻碍骨组织的生长与愈合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钛/羟基磷灰石生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钛/羟基磷灰石生物复合材料由钛和羟基磷灰石(HA)组成,其中钛的体积占钛/羟基磷灰石生物复合材料总体积的60%~75%,其余为羟基磷灰石。
本发明的钛/羟基磷灰石生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为:
步骤一:将钛金属粉末和羟基磷灰石粉末混合在一起组成混合粉末,所述混合粉末总体积的60%~75%是钛金属粉末,其余为羟基磷灰石粉末;
步骤二:将步骤一获得的混合粉末在氩气气氛下装入球磨罐,密封后球磨3~6小时;
步骤三:在氩气气氛下打开球磨罐,将球磨后的混合粉末取出;
步骤四:在氩气气氛下将步骤三获得的球磨后的混合粉末在室温下冷压成型;
步骤五:将步骤四获得的冷压成型的复合材料块体采用等离子烧结技术进行烧结,烧结温度为1000℃~1200℃,烧结压力为0MPa~100MPa,保温时间为0分钟~30分钟;
步骤六:随炉冷却至室温,材料制作完成。
本发明综合了钛和羟基磷灰石(HA)两者的优点,采用机械合金化-等离子烧结方法制备了钛/羟基磷灰石生物复合材料,主要优点有:1、钛/羟基磷灰石生物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并且力学性能,如弹性模量,与生物骨骼较接近,强度也满足人工植入物的要求;2、钛/羟基磷灰石生物复合材料的制作工艺简单易行、加工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的钛/羟基磷灰石生物复合材料由钛和羟基磷灰石组成,其中钛的体积占钛/羟基磷灰石生物复合材料总体积的60%~75%,其余为羟基磷灰石。
本实施方式的钛/羟基磷灰石生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为:
步骤一:将钛金属粉末和羟基磷灰石粉末混合成混合粉末,所述混合粉末总体积的60%~75%是钛金属粉末,其余为羟基磷灰石粉末;
步骤二:将步骤一获得的混合粉末在氩气气氛下装入球磨罐,密封后球磨3~6小时;
步骤三:在氩气气氛下打开球磨罐,将球磨后的混合粉末取出;
步骤四:在氩气气氛下将步骤三获得的球磨后的混合粉末在室温下冷压成型;
步骤五:将步骤四获得的冷压成型的复合材料块体采用等离子烧结技术进行烧结,烧结温度为1000℃~1200℃,烧结压力为0MPa~100MPa,保温时间为0分钟~30分钟;
步骤六:随炉冷却至室温,材料制作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725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