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梭状芽胞杆菌属大庆梭菌及其应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072004.0 申请日: 2007-04-06
公开(公告)号: CN101054567A 公开(公告)日: 2007-10-17
发明(设计)人: 魏利;马放 申请(专利权)人: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C02F1/58;C02F3/34;C12R1/145
代理公司: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单军
地址: 150001黑龙江*** 国省代码: 黑龙江;2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梭状芽胞 杆菌 大庆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油田三次采油中水溶性聚合物聚丙烯酰胺(HPAM)已广泛使用,在中国的大庆油田现在广泛使用“三元复合驱”采油技术三次采油,“三元”主要包括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HPAM)、碱和表面活性剂。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HPAM)水溶液被用来作为驱油剂注入油层,使具有较大黏度的原油(成分主要为饱和烃、芳烃、胶质及沥青质)与水之间流度比下降,减弱水的粘性指进,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聚合物驱油的采出液中不仅含有原油,而且还含有大量的聚丙烯酰胺,造成含聚丙烯酰胺的污水大量增加,污水中聚丙烯酰胺含量也大幅增加。油田含聚丙烯酰胺的污水是一类比较复杂、特殊的污水,存在含油多,黏度大的特点,因此难于去除或降解油田污水中的聚丙烯酰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难于去除或降解油田污水中的聚丙烯酰胺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梭状芽胞杆菌属大庆梭菌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梭状芽胞杆菌属大庆梭菌-WL(Clostridium Daqing WL)经鉴定属于梭状芽胞杆菌属(Clostridium),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地址是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条13号,保藏日期为2007年1月10日,保藏号为CGMCC No.1911;大庆梭菌-WL为革兰氏阳性杆菌,内生芽孢,兼性厌氧,在pH5.0~11.0、10~65℃的条件下生长,菌株长短多变,宽为0.4μm~0.8μm,长为1.4μm~4μm,无鞭毛;大庆梭菌-WL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为黑色圆形菌落,表面光滑,边缘整齐;大庆梭菌-WL能以聚丙烯酰胺为唯一碳源。上述梭状芽胞杆菌属大庆梭菌-WL能以聚丙烯酰胺为唯一碳源,可用于生物降解聚丙烯酰胺。

本发明提供的梭状芽胞杆菌属大庆梭菌-WL(Clostridium Daqing WL)通过16S rDNA基因序列比对分析与其最相近种属斯氏梭菌(Clostridiumsticklandii)的相似性为94%,16S~23S rDNA间隔区序列比对结果显示保守区域仅为tRNAAla和tRNAIle序列,变异区域与同属已知的其它种芽胞梭菌细菌的16S~23S rDNA间隔区序列没有同源性区域。根据《Oren A,Ventosa A,GrantWD.Proposed minimal standards for the div of new taxa in the OrderHalobacteriales.Int J Syst Bacteriol,1997,47:233-2381》中16S rDNA序列同源性小于97%既可认定为属于不同种的理论,本发明提供的梭状芽胞杆菌属大庆梭菌-WL属于一个新菌种——梭状芽胞杆菌属大庆梭菌种(ClostridiumDaqing)。

本发明提供的梭状芽胞杆菌属大庆梭菌-WL能以聚丙烯酰胺为唯一碳源。将10mL菌液浓度为6×106个/mL的梭状芽胞杆菌属大庆梭菌-WL加入90mL聚丙烯酰胺浓度为500mg/L的油田污水中培养20天后油田污水中聚丙烯酰胺的降解率为35%~76%。

梭状芽胞杆菌属大庆梭菌-WL(Clostridium Daqing WL)属于梭状芽胞杆菌属(Clostridium),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地址是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条13号,保藏日期为2007年1月10日,保藏号为CGMCC No.1911。

附图说明

图1是梭状芽胞杆菌属大庆梭菌-WL的透色电镜观察图,图2~图4是梭状芽胞杆菌属大庆梭菌-WL的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图,图5是梭状芽胞杆菌属大庆梭菌-WL和相近菌株的16S rDNA序列构建的NJ系统发育树图,图6是聚丙烯酰胺固体粉末干片的扫描电镜观察图,图7是聚丙烯酰胺水溶液干片的扫描电镜观察图,图8是经梭状芽胞杆菌属大庆梭菌-WL降解7天后的聚丙烯酰胺溶液干片的扫描电镜观察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720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