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毛脉酸模的提取工艺及其提取物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71612.X | 申请日: | 2007-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916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振月 |
主分类号: | A61K36/70 | 分类号: | A61K36/70;A61P11/00;A61P17/02;A61P31/10;A61P31/04;A61K1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40黑龙江省哈尔滨***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毛脉酸模 提取 工艺 及其 提取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药的提取工艺,尤其是植物毛脉酸模的提取工艺及其提取物。
背景技术
毛脉酸模Rumex gmelini Turcz.ex Ledeb.为蓼科酸模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民间以根入药。该植物广泛分布于黑龙江省大小兴安岭及张广才岭东部山区,资源十分丰富。临床上对淋病、上呼吸道感染、癣和疮毒有确切疗效。抑菌实验结果显示,根部粉末水浸液(1ml相当于原药材1g)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仅次于土霉素;对乙型链球菌的抑菌效果与土霉素相同。经申请者研究,毛脉酸模中含有白藜芦醇及白藜芦醇苷等二苯乙烯类成分,大黄酚、大黄酚苷、酸模素、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等蒽醌类成分及黄铜类化合物,但对毛脉酸模提取工艺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即能够基本保留原药材中的基本成分,又能够保证有效成分的提取效率的提取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1)将干燥的毛脉酸模根粉碎成最粗粉,称取一定的重量加入到索氏提取器中;
(2)用70ml 50%的乙醇在保持液体微沸的温度下连续回流提取4小时;
(3)待提取液冷却后过滤,在常压下50-60℃蒸干;
(4)将得到的干膏按常规方法将其粉碎成粉状,得到毛脉酸模提取物。
经本方法提取得到的毛脉酸模提取物,经HPLC检测表明其中含有白藜芦醇、白藜芦醇苷、大黄酚、大黄酚苷、酸模素、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等成分,说明本方法提取的毛脉酸模提取物保留了原药材中的基本成分;并经HPLC测定以上成分的含量分别为:白黎芦醇苷含量为2.54%;白黎芦醇含量为0.14%、大黄素含量为0.11%、大黄酚含量为0.23%、大黄素甲醚含量为0.17%。
本发明中采用的索氏提取法是经过对比试验后得到的毛脉酸模的最佳提取工艺。试验过程中采用了一系列对比提取方法,具体如下:
(1)索氏提取法:(如上述方法);
(2)超声提取法:药材粉末加入70ml 50%乙醇超声提取10min-70min,滤过,蒸干,粉碎成粉状;
(3)热回流提取法:药材粉末加入70ml 50%乙醇回流提取2h-6h,滤过,蒸干,粉碎成粉状。
三种提取方法比较结果:
由以上试验结果表明:索氏提取法出膏率高,溶液状态较好,经综合评分总提取物的提取率最高,而且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所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最优技术方案。
附图说明
图1为对照品的HPLC色谱图。
图2为本发明提制的样品的HPLC色谱图。
在图2中,1为白藜芦醇苷 2为白藜芦醇 3为大黄酚苷 4为酸模素 5为大黄素 6为大黄酚 7为大黄素甲醚
具体实施方式
将毛脉酸模根粉碎过10目筛,精密称取药材粉末500mg,置索氏提取器内加50%乙醇70ml提取4h,滤过,滤液置蒸发皿中蒸干,残渣用25ml甲醇溶解,并定容至刻度,此溶液再过0.45um的微孔滤膜。精密吸取样品溶液10u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分别测定白黎芦醇苷、白黎芦醇、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的含量以及浸膏得率。实验结果为白黎芦醇苷含量为2.56%、白黎芦醇含量为0.10%、大黄素含量为0.056%、大黄酚含量为0.23%、大黄素甲醚含量为0.16%、浸膏得率为48.16%(n=3)。说明上述工艺达到了优化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振月,未经王振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716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