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型电袋复合型除尘器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071236.4 | 申请日: | 2007-09-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714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 发明(设计)人: | 姚宇平;赵锡勇;杜宇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韩洪 | 
| 地址: | 3118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大型 复合型 除尘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设备,尤其涉及是一种大型电袋复合型除尘器。
【背景技术】
我国烟尘排放总量的70%左右来源于煤炭的燃烧,燃煤电厂排放大量的微细粒子,是主要的颗粒物污染源。电除尘器与袋式除尘器是燃煤电厂最常用的除尘设备。
电除尘器具有处理烟气量大,设备阻力低等优点。但是它的除尘效率受粉尘性质的影响较大,对一些高比电阻的烟尘,要达到我国现行的环境标准非常困难。
袋式除尘器是一种过滤式除尘设备。它的突出优点是除尘效率高且稳定,但存在系统阻力高,滤袋使用寿命短等缺点。
电袋复合除尘器的前部为电除尘区,后部为袋除尘区。电袋复合除尘器首先利用静电除尘除去大部分烟尘,再利用袋式除尘来捕集烟气中的残余粉尘,以达到低阻高效的目的。电袋复合除尘器具有非常强的适应性。尤其是在已有电除尘器改造的场合,优点更为突出。
电袋复合除尘器的关键技术是内部的气流分布设计。目前常规方式的气流分布设计是在电除尘区与袋除尘区之间设立多孔板,大部分气流从滤袋下方导入袋除尘区。这种结构会产生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电除尘区下部的气流速度过大,从而使电除尘的效率下降;二是袋除尘区的气流上升速度过高,导致粉尘沉降困难,设备的阻力增加。特别是对大型电除尘器来说,其集尘极的高度会达到15m,而滤袋的长度一般最长只有8m,此时要进行电袋复合除尘,若采用常规方式,就会在袋除尘区产生很大的无效空间,既浪费材料,也影响气流分布的均匀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结构的大型电袋复合型除尘器,能够解决目前在电袋复合除尘器中,由于气流分布设计问题导致的电除尘效果差,系统阻力损失大等问题,能够获得最佳的气流分布,提高电袋复合除尘器的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大型电袋复合型除尘器,包括电除尘区、袋除尘区,所述电除尘区的前端有前封头,后端有袋除尘区,电除尘区和袋除尘区的下部均设置有灰斗,在电除尘区的前部前封头内设置有导流装置,电除尘区与袋除尘区之间设置有均流装置,袋除尘区包括至少两个滤室,每两个相邻滤室之间设置有阻流装置,沿烟气流动方向各个滤室的高度逐渐降低;所述导流装置为多孔板结构,多孔板上设有水平布置的导流片;均流装置为多孔板结构,布置在滤室的前方下部;阻流装置为多孔板结构,布置在前一滤室的滤袋底部附近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导流装置的多孔板的孔的直径为50mm-100mm。
作为优选,所述均流装置的多孔板的孔的直径为50mm-100mm。
作为优选,所述阻流装置的多孔板的孔的直径为50mm-100mm。
作为优选,所述电除尘区采用若干均匀分布的集尘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导流装置与均流装置的设置,将从电除尘区流出的烟气从水平方向导入袋除尘区,保证电除尘区气流的均匀性,提高电除尘效率,降低袋除尘区的入口粉尘浓度。同时,在烟气流动方向上,逐步降低滤袋的布置高度,增大袋除尘区的水平流通面积,降低袋除尘区的气流上升速度。再在两个相邻滤室之间安装阻流装置以消除在袋除尘区的局部高速气流。本发明将几种不同形式、不同作用的气流分布装置进行有机组合,并结合滤袋的错层布置来获得最佳的气流分布,从而提高了电袋复合除尘器的性能。采用这种结构可以解决目前在电袋复合除尘器中,由于气流分布设计问题导致的电除尘效果差,系统阻力损失大等问题。从而提高电除尘区的除尘效率,减少了 袋除尘区的粉尘二次吸附,消除了高速气流对滤袋的冲刷,保证了除尘器的低阻高效、长期稳定运行。本发明用于电袋复合除尘器中电除尘集尘极高度大于10m的场合下效果更佳。
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大型电袋复合型除尘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大型电袋复合型除尘器,包括电除尘区9、袋除尘区5,所述电除尘区9的前端有前封头1,后端有袋除尘区5,电除尘区9和袋除尘区5的下部均设置有灰斗7,在电除尘区9的前部前封头1内设置有导流装置2,电除尘区9与袋除尘区5之间设置有均流装置4,袋除尘区5包括至少两个滤室6,每两个相邻滤室6之间设置有阻流装置8,沿烟气流动方向各个滤室6的高度逐渐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712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纸张支撑装置及图像处理装置
- 下一篇:运动负荷量测定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