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态微膨胀泵送剂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70984.0 | 申请日: | 2007-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3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郎剑雷;徐新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东吴集团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4/22 | 分类号: | C04B24/22;C04B24/38;C04B22/14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韩洪 |
地址: | 313000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态 膨胀 泵送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混凝土用助剂,尤其涉及一种液态微膨胀泵送剂。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基本建设和建筑工业的蓬勃发展,高层及超高层建筑、高等级公路、桥梁和大跨度结构等日益增多,特别是商品混凝土的普及,规模较大的工程中混凝土浇筑大多已采用泵送法施工。由于泵送混凝土要求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和粘聚性,其配合比中相对砂率偏大,石子粒径偏小,胶结料和用水量相应增加,因此产生的体积收缩相对也大,故而泵送混凝土因收缩产生裂缝的现象比用普通法施工的混凝土要多得多,其中最明显的是早期塑性裂缝。全国建筑科学核心期刊《混凝土》杂志2000年第5期中曾对此现象进行了专题讨论,集中强调了泵送混凝土早期塑性裂缝的普遍性及其危害,并提出了防治的重要性和各种措施。
混凝土的早期塑性裂缝是指混凝土浇筑成型后至硬化前,即混凝土处于塑性阶段,由于水份挥发、骨料沉陷及其它原因造成的快速失水而形成的体积收缩裂缝。这些裂缝如不加以防治,则在混凝土硬化后便成为永久性裂缝,不仅影响混凝土感观质量,严重的会造成混凝土防水性能下降、钢筋易锈蚀等不良后果,特别是对地下室、楼屋面结构,将直接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成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质量问题。因此,已引起了工程界的普遍关注。
对混凝土早期裂缝的控制,除了结构措施外,目前较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从施工工艺方面,采用二次振捣和多次抹面,能有限地加以消除,但在实际操作时,对混凝土凝结时间的把握及大面积工程的反复多次抹平处理难免有疏漏和困难,所以裂缝还是难以避免。另一种是从材料方面,是在混凝土中添加各类膨胀剂,但目前市场上所有膨胀剂的膨胀效应一般均在混凝土凝结硬化后才开始逐渐产生。三至十四天后达到2.0-3.0×10-4的最大膨胀率,故只能对混凝土的后期收缩产生一定的补偿作用,对塑性阶段的收缩和裂缝控制产生不了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液态微膨胀泵送剂,能够有效预防早期塑性裂缝,集泵送、减水、缓凝、早期微膨胀于一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液态微膨胀泵送剂,包括如下组分且各组分质量百分比如下:
聚次甲基萘磺酸钠:50%-60%
分散剂: 5%-10%
缓凝剂: 10%-20%
引发剂: 4%-6%
水: 15%-20%。
作为优选,各组分质量百分比如下:
聚次甲基萘磺酸钠:50%
分散剂: 10%
缓凝剂: 15%
引发剂: 6%
水: 19%。
作为优选,各组分质量百分比如下:
聚次甲基萘磺酸钠:60%
分散剂: 5%
缓凝剂: 16%
引发剂: 4%
水: 15%。
作为优选,各组分质量百分比如下:
聚次甲基萘磺酸钠:50%
分散剂: 8%
缓凝剂: 20%
引发剂: 5%
水: 17%。
作为优选,各组分质量百分比如下:
聚次甲基萘磺酸钠:57%
分散剂: 8%
缓凝剂: 10%
引发剂: 5%
水: 20%。
作为优选,所述分散剂采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作为优选,所述缓凝剂采用羧甲基纤维素。
作为优选,所述引发剂采用过硫酸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有机硅材料作为膨胀组元,利用有机硅工业中的硅烷化技术,使硅烷与碱性材料的活性基产生反应,置代有机物分子上的活泼氢,在与铝酸三钙反应时,能从数小时后开始释放部分氢气,在水泥浆体中形成微小气泡,一般气孔直径在0.1mm以下,从而使混凝土产生体积微膨胀,以补偿此阶段混凝土的体积收缩,特别是大流动度泵送混凝土中的早期塑性收缩,减少塑性裂缝产生。
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东吴集团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东吴集团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709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玻璃装饰画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用户波束赋形发射权值的生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