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扎抗瘪阻燃实芯轮胎及制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070768.6 | 申请日: | 2007-08-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2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 发明(设计)人: | 王守谦;翁德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守谦;翁德喜 |
| 主分类号: | B60C7/00 | 分类号: | B60C7/00;B60C1/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平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翟中平 |
| 地址: | 310012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抗扎抗瘪 阻燃 轮胎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抗扎、抗瘪、阻燃效果的实芯轮胎及其制作方法,属轮胎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1、专利号90219090.3、名称“一种实芯的自行车轮胎”,该轮胎由外胎和弹力内胎组成,轮胎要从侧面穿孔,线、绳穿过而将轮胎缚牢在车轮上。其不足之处:一是实用性不强,不耐用;二是不具有阻燃的效果。
2、美国专利US6213179B1 Run-flat tire for motorcycle。该发明涉及轮胎的抗瘪,适用于摩托车。该发明是一个传统的内、外胎,另加发泡的丁基橡胶层在内、外胎之间,丁基橡胶层是增加抗瘪性能的主要原因。其不足之处:该轮胎在长的、大的划口的情况下,仍会发生漏气和瘪胎,引发事故。
3、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橡胶轮胎,由外胎和内胎组成。内胎冲气后膨胀而支撑外胎、提供弹性,其内胎由丁基橡胶硫化而成。其不足之处:一是轮胎里的气体很容易通过轮胎材料本身特有的缺陷渗漏而使轮胎变瘪;二是当异物冲击轮胎造成轮胎破裂,则轮胎无法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设计一种能够与外胎相匹配的弹性实芯内胎,作为轮胎的内胎,该弹性内胎具有抗扎的特性,既使内胎被扎的口子长、口子大的情况下,都不会发生漏气和瘪胎。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该弹性内胎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效果,能够确保内胎在高温状态下,不会发生自燃现象。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该弹性内胎能够采用注塑的方式注塑成型。
本发明的目的之四,该弹性内胎采用弹性材料能够通过塑料挤出机挤出柱状实芯条,再将柱状的实芯条的两端热熔焊接成内胎。
本发明的目的之五,该弹性内胎加有发泡剂且安装在外胎的原始材料内,通过对外胎的硫化或加热制作,其内胎直接膨胀在外胎内。
本发明的目的之六,该弹性内胎加有发泡剂且安装在外胎的原始材料与轮毂间,通过对外胎的硫化或加热制作,其内胎直接膨胀在外胎与轮毂间。
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1、轮胎的内胎采用弹性材料制作,是本发明的特征之一。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一是弹性材料制作内胎既能够满足轮胎转动时所需的弹力,减少与地面间的摩擦力,而且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二是采用弹性材料制作内胎,既使轮胎被扎破或划破,也不会产生漏气、瘪胎等现象,堵绝了由于爆胎所引发的交通事故。2、在制作弹性内胎的材料内添加阻燃剂,是本发明的特征之二。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在内胎的制作材料中添加阻燃剂,不仅能够有效地改变内胎的燃烧点,而且能够有效地提高内胎的阻燃效果。也就是说,当内胎遇到高温、或明火时,能够有效地阻止内胎的燃烧。3、在制作弹性内胎的材料内添加交联剂,是本发明的特征之二。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在内胎的制作材料中添加交联剂,不仅能够有效地改变内胎的弹性性能,而且能够有效地提高内胎的弹性效果。也就是说,内胎中交联剂的添加,改性了内胎材料的弹性系数,当添加有交联剂的弹性材料制作内胎的时,由于受其温度的催化,添加在弹性材料中交联剂与弹性材料产生反应,生成具有更好弹性系数的弹性材料。4、采用注塑的方式制作内胎,是本发明的特征之四。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由于弹性材料具有良好的可塑性,而采用注塑的方式制作弹性内胎,不仅可以方便地制作实芯内胎,而且成型的一致性好、效率高。5、采用热熔挤出的方式制作内胎,是本发明的特征之五。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不仅制作效率极高,而且可以根据需要方便地制作成不同直径的内胎。6、在内胎的制作材料中添加未触发的发泡剂,是本发明的特征之六。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一是在外胎的硫化制作过程中,位于内胎中的非触发的发泡剂可以使内胎直接发泡在外胎内;二是在外胎的硫化制作过程中,位于内胎中的非触发的发泡剂可以使内胎直接发泡在外胎与轮毂间,上述二种方式均可以实现内胎与外胎间的整体结合,提高轮胎的整体质量。
技术方案1:抗扎抗瘪阻燃实芯轮胎,它包括外胎,位于外胎及轮毂间的内胎为实芯弹性材料。
技术方案2:抗扎抗瘪阻燃实芯轮胎的制作方法,它包括外胎,将SEBS或TPE弹性材料注塑成实芯内胎,然后放入外胎内,或将SEBS或TPE弹性材料挤出柱状实芯条,再将柱状的实芯条的两端热熔焊接成内胎且直接装入外胎内,上述内胎表面的硬度控制在邵氏OO为0到邵氏D为50或邵氏A为0到邵氏A为90,最好为邵氏A为10到邵氏A为80之间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守谦;翁德喜,未经王守谦;翁德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707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