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昙花的药物制剂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70765.2 | 申请日: | 2007-08-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715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 发明(设计)人: | 郑乐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乐建 |
| 主分类号: | A61K36/33 | 分类号: | A61K36/33;A61P1/16;A61P3/06;A61P13/04;A61P15/00;A61P17/00;A61P35/00;A61P39/06;A61K13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56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昙花 药物制剂 | ||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领域,尤其涉及昙花植物的花药物制剂的新用途。
昙花基原为仙人掌科植物昙花的花。
原植物:昙花Epiphyllum oxypetalum Hew,据《中药大辞典》介绍要 昙花植物的花昙花具有清肺、止咳化痰,治心胃气疼,吐血最适于治疗肺 结核病。其它文献未见有除此外的临床功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给出昙花新的药物应用领域。
本发明制昙花剂是治疗胆囊炎、病毒性肝炎、癌症、胆、肾尿路结石、 痛经、妇科炎症的药物。
本发明的药物制剂还在于祛面斑(抗自由基)、高血脂、高胆固醇药物 中的应用。
以下实施例但不局限于此的方法来描述本发明的药物具广泛的临床应 用和临床治疗效果。
本发明药物制昙花剂的工艺流程可以是这样的:榨汁→煎煮→浓缩→ 收膏→分装等。
(1)昙花植物的花昙花鲜品100公斤,洗净后榨取花汁,其渣加水煎 煮2~3次,每次2~3小时,滤取煎液,压榨药渣,压榨液与滤液合并, 静置,用适宜的滤器滤净,合并花汁与水煎液备用。
(2)浓缩:将上述滤液加热浓缩至规定的相对密度,或以搅拌趁热蘸 取浓缩液滴于桑皮纸上,以液滴的周围无渗出水迹时为度,即得“清膏”, 其相对密度1.20-1.25。
(3)收膏:取清膏,加其3倍的炼蜜。收膏时随着稠度的增加,加热 温度可相应降低,并需不断搅拌和除去液面上的浮沫。收膏稠度视品种而 定,一般相对密度在1.4左右。
判断正在加热的清膏及成品膏是否达到规定的相对密度,通常用婆美 计测量。因膏的稠度大,婆美计的刻度不易看准,同时,婆美计的标准温 度为20℃,所以,用婆美计测“收膏”的相对密度方法如下:
准确量取15℃~30℃的水400ml置500ml量筒中,滴加正在浓缩的稠 膏至500ml,搅匀后,用婆美计测其相对密度数值,按(7-1)式求得稠膏 的相对密度:
例如:上述稀释至5倍的稠膏,测得婆美度为10.7,则此稠膏的相对 密度为1.40。
(4)分装:待煎膏充分冷却后,再分装于洗净(或灭菌)干燥的大口 径容器中,盖严,以免长霉变质。(临床大面积推广可将本稠膏加工为软胶 囊最为适宜)。
[功能与主治]病毒性肝炎、胆囊炎、癌症、胆、肾尿路结石、痛经、 妇科炎症,及抗自由基、高血脂、高胆固醇作用。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ml,一日1-2次。
以下是本发明药物对下述疾患的临床效果。
1、本发明药对肝炎(急性病毒性肝炎13例,活动迁移慢肝38例)的 临床疗效。
治愈(主要症状消失,肝脾恢复正常或明显回缩,肝区无明显压痛或 叩击痛,SGPT40单位以下,HBSAg阴转)23例,占45%。
显效(主要症状明显减轻,肝脾正常或回缩,肝区压痛或叩击痛明显 减轻,肝功能基本正常)22例,占43%。
好转(主要症状明显减轻,肝脾回缩,肝区压痛叩击痛减轻,肝功能 接近正常)6例,占12%。
2、本发明药物对胆囊炎胆肾膀胱结石的临床疗效治疗67例。(其中单 纯性胆囊炎17例,兼胆结石14例)
基本治愈(B超检查结石排出,右上腹部疼痛消失,随访1年半以上 未发病)26例。
显效(B超复查结石部分排出,右上腹或胁下阵发性疼痛消失,隐痛 偶作,随访半年以上未发病)33例。
好转(B超复查结石未排出,阵发性疼痛消失,隐痛次数减少,随访3 个月以上未发病)8例。
3、本发明药物对妇科炎症的临床疗效治疗76例,痊愈62例,好转14 例。其中子宫颈炎27例,盆腔炎33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19例,滴虫性 阴道炎者7例。
4、本发明药物对65例痛经患者临床疗效。
痊愈(腹痛及伴有症状消失)34例,占48.57%;好转(腹痛程度减轻, 时间缩短,伴出随症状缓解)31例,占44.29%。
5、本发明药物治疗子宫颈癌12例,乳腺癌7例(II期4例,III期11 例,IV期4例),经本发明药物治疗2-4个月,恶病质体征减轻血清标志 物下降,胃纳体重明显增加,病情趋于好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乐建,未经郑乐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707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特巨型工程轮胎X光检测机
- 下一篇:基于移动数据通信技术的公交车辆自动售票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