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型牙科手术器械侧充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70610.9 | 申请日: | 2007-09-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3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 发明(设计)人: | 沈士琨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士琨 |
| 主分类号: | A61C5/02 | 分类号: | A61C5/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0000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型 牙科 手术器械 侧充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牙科根管治疗过程中在根充“牙胶尖”时必须使用的牙科手术器械“侧充器”的结构技术。
背景技术:
现有的牙科手术器械“侧充器”(通常取材于不锈金属)是由圆柱形的光滑针状体及其位于它后部的针柄(手捏施力部位)二部分构成,在根管治疗,即去除了根管中的神经之后,需要将直径小于1毫米的填充物“牙胶尖”(取材于不会质变的软质无毒塑料),送入被治疗牙齿的其直径小于1毫米的根管中时,或需要更换根管中已经到位的“牙胶尖”时,均需要采用牙科手术器械“侧充器”的帮助,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是依靠光滑的针状体通过侧压住“牙胶尖”并将其输送到位或将“牙胶尖”重新提拉出来,尽管最终总是可以完成上述二项手术工作,但是,会感到不顺手,甚至很不顺手,并且很麻烦,尤其是在细而弯曲的牙齿根管中完成输送“牙胶尖”手术时更是如此。然而,当完成上述二项手术工作任务之后,在将光滑针状体拉拔出来的过程却是很顺手的,一点也不会感到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目的:
是针对现有牙科手术器械“侧充器”在上述手术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所进行的一种改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拟采用以下的技术:
在现有的由光滑的针状体及其针柄二段构成的结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本发明分别由将上述针状体在长度方向上的一个侧面制成下倾锯齿形侧面的“压送针”和将上述针状体在长度方向上的一个侧面制成上倾锯齿形侧面的“拉卸针”二者配套组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的比较的特点:
由于将原来的“侧充器”变为在上述光滑针状体上的一个侧面设置不同结构形状要求的锯齿,为手术时能够相当方便地往牙齿根管内压送(利用下倾锯齿)“牙胶尖”以及向外拉卸(利用上倾锯齿)“牙胶尖”均创造了条件。
附图说明:
图1示意了牙科手术器械“侧充器”的整体结构。
图2示意了作为图1中K详图的构成现有技术“侧充器”(由单个器械构成)的压送兼拉卸的光滑针状体结构。
图3示意了作为图1中K详图的构成一组本发明“侧充器”(由一双器械构成)之一的“压送针”的针状体结构,即:在其一个侧面垂直方向上靠近针头的部位设置“下倾锯齿”的结构。
图4示意了作为图1中K详图的构成一组本发明“侧充器”(由一双器械构成)之一的“拉卸针”的针状体结构,即:在其一个侧面垂直方向上靠近针头的部位设置“上倾锯齿”的结构。
1:针状体;2:针柄;3:下倾锯齿;4:上倾锯齿;P:针状体的针头部位详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意的牙科手术器械“侧充器”是在牙科根管治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
图2示意了作为构成现有技术“侧充器”的针状体1的整体外表面,都是光滑的,在将细长的“牙胶尖”往细长的牙齿根管中输送(压送)时,主要是依靠针状体1与“牙胶尖”垂向侧面接触时的摩擦力进行的,由于针状体1与“牙胶尖”二者之间的摩擦力很小,在整个的上述压送过程中很麻烦。只是在将现有“侧充器”重新拔出来时,由于现有针状体1的圆周柱面都是光滑的,它与“牙胶尖”之间的摩擦力很小,所以将该“侧充器”从牙齿根管中拉拔出时,颇为顺手,不麻烦。
图3和图4示意了构成一组本发明“侧充器”的二者针状体1分别具有单侧“下倾锯齿3”的结构与单侧“上倾锯齿4”的结构。
显然:
当细长的“牙胶尖”需要往细长的牙齿根管中输送时,是通过本发明中那根具有“下倾锯齿3”侧面的针状体1与“牙胶尖”接触,并通过该“下倾锯齿3”实施对该“牙胶尖”压送的,其办法是:首先,按照常规的方法,用手通过针柄2让针状体1(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让针状体1上具有“下倾锯齿3”的侧面对着“牙胶尖”外壁而让针状体1上光滑的侧面对着坚硬的牙齿根管内壁)将“牙胶尖”在牙齿根管中输送到位。在整个输送“牙胶尖”到位的过程中,由于存在“下倾锯齿3”的作用,必然会相当顺手(与采用现有技术的全光滑针状体1实施对塑料“牙胶尖”的输送比较),然后,再让本发明的针状体1就地旋转180度,目的是让“下倾锯齿3”侧面与“牙胶尖”外壁脱离接触,不难想象,此举是欲通过针状体1上的光滑侧面与该“牙胶尖”接触。——之后,通过用手提拉针柄2即可让针状体1很容易地从牙齿根管中提拉出来。此时,已经定位在牙齿根管中的“牙胶尖”不会在本发明手术器械的拉拔(取出)过程中被带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士琨,未经沈士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706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