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凝土桩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70460.1 | 申请日: | 2007-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9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夏良站;夏旭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良站 |
主分类号: | E02D5/30 | 分类号: | E02D5/30 |
代理公司: | 瑞安市翔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向东 |
地址: | 32520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所涉及的是一种桩基础的改进发明,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树根状混凝土桩结构的发明。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混凝土桩结构多为直桩形,其桩径为统一的直径,因此,在地质情况较差的土层要对桩管的直径、长度及打桩的数量有所要求,以达到承栽力的要求,因此,既浪费人力又浪费物力,到目前为止,全球上一切建筑工程及大型设备基础采用桩基础或大开挖的箱形基础,而我国沿海地区绝大多数都采用桩基础,而桩形式多数是圆柱形,如型钢桩、各种现场灌注桩、钢筋混凝土桩结构予制桩等。建筑工程基础除了确保上部建筑物及大型设备的承载能力外,更重要的是能够承受各种突发自然灾害破坏的能力,如水平冲击力、弯力、剪力、拔力等。柱体型桩基要提高这些能力,唯一的方法是扩大桩径以提高桩身抗弯刚度EI或增加桩数目。我国北方地区有上小下大的底桩,但这种桩基的深度都小于10米以下,只适用于多层的小型建筑,且混凝土桩结构用量大,中部混凝土桩结构是多余的白白地浪费。
发明内容:
鉴于公知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为了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承载能力强并且节省材料的一种混凝土桩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该种混凝土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该桩呈树根状,树干为大桩身,树根为小桩身,所述大桩身的截面呈花瓣形,小桩身的数量与花瓣形瓣叶的数目相对应,小桩身的中心线相对于大桩身的中心线形成一夹角a。
所述小桩身的长度长于大桩身的长度。
大桩身底部设有与大桩身连为一体的锥盘形桩头,小桩身底部设有与小桩身连为一体的圆柱形桩头,且桩头截面大于小桩身截面。
本发明与公知技术相比具有许多独特的其它桩基础不可实现的优势。
1、带小桩身的树根形桩基础能数倍地提高单桩的轴向承压力和拔力,数倍地提高桩身的抗弯刚度EI,以抵抗各种突发自然灾害造成的对桩顶的各种作用力。
现根据某地质资料和振动灌注桩设计规范进对比估算,把估算结果列表如下。
例1:见图2、图4、图5、图6。 D=0.6M L=40M
D1=0.6M L=40M L1=19.5M L2=0.5M d=0.20M
表一树根形桩名义直径等干网柱形时估标结果对比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良站,未经夏良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704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除味材料及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井冈霉素提取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