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颈椎腰椎治疗仪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70352.4 | 申请日: | 2007-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2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王述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述平 |
主分类号: | A61F7/00 | 分类号: | A61F7/00;A61M37/00;A61K36/8945;A61P19/08;A61P29/0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一平 |
地址: | 315500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颈椎 腰椎 治疗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颈椎腰椎治疗仪,包括有与人体直接接触的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由去除了外层青皮的毛竹制成,并且毛竹经历了两种中药药液的浸煮处理,其中,
第一种中药药液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水50份,黄荆0.8~1.2份,了哥王0.7~0.95份,杜仲0.8~1.0份;
第二种中药药液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水50份,黄荆0.8~1.2份,了哥王0.7~0.95份,山栀0.8~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腰椎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种中药药液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水50份,黄荆1份,了哥王0.75份,杜仲0.9份;
所述第二种中药药液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水50份,黄荆1份,了哥王0.75份,山栀0.9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腰椎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内壁贴附有一层可更换的中药粉末,中药粉末的重量配比组成为:
大马蓼8~12份,穿龙薯蓣13~18份,大蒜8~12份,韭菜根13~18份,薜荔13~18份,五加皮8~12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颈椎腰椎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粉末的重量配比组成为:
大马蓼10份,穿龙薯蓣15份,大蒜10份,韭菜根15份,薜荔15份,五加皮10份。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颈椎腰椎治疗仪,其特征在于该治疗仪由相互独立的颈部治疗器、背部治疗器及腰部治疗器中的至少一种治疗器构成,每种治疗器均具有各自的外壳和发热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颈椎腰椎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治疗器的外壳包括一片横截面大致呈半圆的毛竹块,毛竹块的中部设有凹入区,凹入区的中间并排设有两条环形走向的毛竹材质的凸筋,且该两条凸筋的设置位置刚好与人体颈椎两侧的颈肌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颈椎腰椎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部治疗器的外壳包括一片横截面大致呈半圆的毛竹块,毛竹块的中部并排设有两条环形走向的毛竹材质的凸筋,且该两条凸筋的设置位置刚好与人体腰椎两侧的腰肌相对应,毛竹块上位于两条凸筋之间的位置开设有与人体腰椎相对应的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颈椎腰椎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开设在所述毛竹块的竹节处。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颈椎腰椎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部治疗器的外壳由若干片并排设置的毛竹块拼接而成,每片毛竹块的横截面均大致呈半圆形,且所有这些毛竹块对应人体背椎的位置均为毛竹块的竹节处。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腰椎治疗仪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选用合适长度和大小的毛竹块,去除外层青皮,并加工成治疗仪外壳所需形状;
b、将上述毛竹块放入已沸腾的水中,连续加热煮24小时,使之软化,然后将毛竹块捞出并阴干;
c、按照重量配比,称取第一种中药药液的原料,放入容器内混合均匀,将阴干后的毛竹块放入容器内,加热至微沸状态,浸煮24小时,然后阴干;
d、按照重量配比,称取第二种中药药液的原料,放入另一容器内混合均匀,将经第一种中药药液处理且阴干后的毛竹块放入该容器内,加热至微沸状态,浸煮24小时,然后阴干,再经修整即得毛竹块成品;
e、装配上发热体即得治疗仪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述平,未经王述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7035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