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铜管承插式快速接头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70258.9 | 申请日: | 2007-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5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 发明(设计)人: | 柳知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力管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21/02 | 分类号: | F16L2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5604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铜管 承插式 快速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管管道的连接件,尤其是指一种能使铜管管材的连接能够快速“承插式”完成的铜管承插式快速接头。
背景技术
当前,铜管道的连接方式主要有:焊接式(电焊、氧-乙炔焊、氩弧焊)、卡压式、螺纹式等。但这些方式都存在着各种不便和缺陷,如焊接式中实际焊接时的明火对焊接周围的场地环境、通风、安全和操作工人的上岗培训都有严格的要求,而且焊接设备的体积大、价格高,焊接时间长,还需焊料、焊剂等都给焊接安装时带来不便;卡压式安装虽然较焊接式方便,但它的主要安装工具—卡压钳目前还需靠进口,数万美元一把,给安装推广带来不小的负担;螺纹式连接是最古老的连接方式,需要绞管套丝机,体积较大,绞管套丝的时间长,最主要是管材和管件的厚度要求较厚,重量重,较薄壁铜管价格高,现已逐步退出市场。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焊接式、卡压式、螺纹式等连接方式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铜管承插式快速接头。它是一种新的机械连接方式必需的管接头,连接时,仅需将去除端口毛刺的铜管用手推动插入管接头中即可确保密封的连接。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铜管承插式快速接头,它包括接头本体,接头本体两端具有接头扩口部位,在接头扩口部位处沿径向均匀向内打有四个凹坑,接头扩口部位内依次放入Y形橡胶密封圈、定位环、由不锈钢板冲压制成的卡紧圈、导向圈,四个凹坑成为定位环的定位点,定位环将卡紧圈和Y形橡胶密封圈分隔开,在接头扩口部位内形成一专门的密封圈腔体,所述的卡紧圈是V形环向带内倒钩的。
本发明是将传统的“承插式”钎焊管接头通过再次扩口加工,并装配入Y形橡胶密封圈、定位环、卡紧圈、导向圈等配件组成的。其中导向圈是对插入的铜管起导向作用,确保和接头承插同轴;卡紧圈是由不锈钢板冲压制成,它利用了不锈钢的硬度比铜的硬度高这一特点,它是V形环向带内倒钩,确保卡住对插入的铜管不被拉出。四个凹坑作为定位环的定位点,定位环是将卡紧圈和密封圈分隔开,形成一专门的密封圈腔体,来确保Y形橡胶密封圈和Y形橡胶密封圈受挤压后按要求变形所必需的空间,保护Y形橡胶密封圈不被损坏,若不要四个凹坑,在装入Y形橡胶密封圈后,Y形橡胶密封圈受挤压容易产生扭曲,起不到密封作用。Y形橡胶密封圈是该接头密封的关键件,插入的铜管对Y形橡胶密封圈的相互挤压,来确保铜管和管件的密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管道安装速度快,只要把切断的铜管去除端口毛刺后,直接插入铜管承插式快速接头中即可,仅需数秒种,大大提高了安装工作的效率;采用Y形橡胶密封圈密封,连接时不需明火、不需加热,适用场合更广,更加安全、可靠;安装时不需氧气、乙炔瓶,焊枪及卡压钳、绞管套丝机等安装工具,也不需其它焊条、焊料等焊接辅材,投入更少,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装配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部分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插入铜管连接剖面示意图。
图中:1、接头本体,2、Y形橡胶密封圈,3、定位环,4、卡紧圈,5、导向圈,6、紫铜管,7、接头扩口部位,8、凹坑。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3,一种铜管承插式快速接头,它包括接头本体1,接头本体1两端具有接头扩口部位7,在接头扩口部位7处沿径向均匀向内打有四个凹坑8,四个凹坑8离接头扩口部位7根部3mm,接头扩口部位7内依次放入Y形橡胶密封圈2、定位环3、由不锈钢板冲压制成的卡紧圈4、导向圈5,四个凹坑8成为定位环3的定位点,定位环3将卡紧圈4和Y形橡胶密封圈2分隔开,在接头扩口部位7内形成一专门的密封圈腔体,所述的卡紧圈4是V形环向带内倒钩的。
参见图3,所述的Y形橡胶密封圈2,加工未变形压缩的最小尺寸为Φ14.5mm,插入外径为Φ15.9mm的紫铜管6,后连接在管路中,对管路逐渐加压,至1.0MPa管接头部位未有泄漏现象,继续加压,至2.0MPa管接头部位仍未有泄漏现象,在2.5MPa时管接头部位有渗水现象,再加压就有较为明显的泄漏。
参见图3,所述的Y形橡胶密封圈2,加工未变形压缩的最小尺寸为Φ15.0mm,插入外径为Φ15.9mm的紫铜管6,后连接在管路中,对管路逐渐加压,至1.0MPa管接头部位未有泄漏现象,继续加压,至1.9MPa时管接头部位有渗水现象,再加压就有较为明显的泄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力管件有限公司,未经天力管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702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