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脑机交互中的脑电信号复原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70012.1 | 申请日: | 200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151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范影乐;李轶;周丽霞;张小鹏;郭浙伟;陈可;刘亚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法高 |
地址: | 310018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互 中的 电信号 复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属于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涉及脑电信号的处理方法,具体是脑机交互中的微弱头皮脑电信号的复原方法。
背景技术
脑机交互系统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受到头皮脑电信号质量的影响。由于头皮脑电信号是隔着颅骨、肌肉和头皮等软组织引导出来的大脑皮层电活动,其中颅骨、头皮、血液均将减小脑电波的电位,因此头皮脑电信号具有信号微弱,易受噪声干扰等特点。目前广泛使用的头皮脑电信号复原方法能充分利用信号退化的先验知识来消除噪声,最终取得的复原结果能较好的逼近未被噪声污染的头皮脑电信号。但是这些方法都是把噪声作为脑电数据的一种干扰而加以消除。当噪声增强,脑电信号微弱时,由于方法本身消噪能力的限制,头皮脑电信号的恢复变得非常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脑机交互中的微弱头皮脑电信号复原方法,以提高后续脑机交互系统的性能以及实用性。
本发明包括以下各步骤:
1、将检测到的头皮脑电信号经放大和A/D转换,得到数字脑电信号序列(0和1非周期序列),作为双稳态复原系统的输入信号进行处理得到恢复后的信号。
该系统表示为:
其中,x为输出的恢复后的信号,a、b为系统参数,t为时间轴坐标,f(t)为输入信号,ξ(t)为输入噪声。设定输入噪声ξ(t)为均值为0的高斯白噪声,其自相关函数满足<ξ(t)ξ(0)>=2Dδ(t),D代表噪声强度,δ(t)代表冲激函数。
该系统势函数U(x)表示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700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