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电热点烟器的烟盒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69912.4 | 申请日: | 2007-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8427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9 |
发明(设计)人: | 郭德平;周长缨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德平;周长缨 |
主分类号: | A24F15/10 | 分类号: | A24F15/10;A24F1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电 热点 烟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烟具,特别涉及一种带点烟器的烟盒。
背景技术
经检索,现有若干种将普通气体打火机与烟盒简单组合的专利,这些专利仅仅解决了烟盒与打火机携带不方便的问题,没有自动弹出香烟,或没有烟盒与电热点烟器相结合的方式。现在市场上有一种带打火机的烟盒,如图1所示,盒体4上有一推块2,推块2可以上下推动,烟盒的出烟口上有一顶盖3。推动推块2时,香烟1能从出烟口弹出。但是,弹出的香烟1顶在顶盖3的内壁,顶盖3档住了烟嘴,不便于拿出香烟1或叼出香烟1。吸烟者若想不抽该根香烟,让香烟弹回时,香烟3总是被顶盖3卡在出烟口。
总之,现在还没有将烟盒和电热点烟器结合的方式,而且现有的香烟弹出机构弹出香烟和收回香烟不够方便,极易卡住或顶住香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烟盒以上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带电热点烟器的烟盒。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措施是:带电热点烟器的烟盒,包括盒体,盒体上的盒盖与盒体之间采用滑道连接,卡扣连接或铰链连接,盒体内设置有电热点烟器,盒体内设置有香烟的弹出机构。电热点烟器由电池,开关,以及电热丝构成的串联电路,充电USB插口与指示灯串联连接后再与电池并联。香烟弹出机构由弹出板,顶板,齿轮以及拨块构成,拨块安装在盒体的盒体表面上,齿轮分别与弹出板上的齿条和拨块的齿条啮合,弹出板和顶板通过轴和扭簧连接,弹出板的底端有用来放置香烟的平面;弹出板和拨块连接成一整体;弹出机构中设置有用来推动香烟向前运动的推板,盒体上设置有滑槽,推板在滑槽内运动,推板上连接有扭簧,扭簧的另一端与盒体连接;烟盒的盒内设置了一弹片,盒体上有一支撑杆,支撑杆的末端顶住弹片上。
本发明的优点:点烟器和烟盒结合起来,携带方便,香烟的弹出机构弹出和收回香烟自由灵活,电热点烟器只需充电,不需要气体,环保,而电热点烟器上配有国际通用的充电USB插口,可以利用市场上通用的手机充电器对电热点烟器充电。
附图说明
图1,现有的烟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的烟盒的立体示意图。
图3,本发明的烟盒盒盖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图4的B-B方向视图。
图6,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图6的A-A方向视图。
图8,本发明的烟盒内推板与滑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9,电热点烟器的电路图。
图号说明
1……香烟 2……推块 3……顶盖
4……盒体 5……拨块 6……滑板
7(L)……指示灯 8……充电USB插口
9(R)……电热丝 10(K)……开关
11(E)……电池 12……齿轮 13……弹出板
14……弹片 131……轴 132……齿条
133……扭簧 15……档板 16……导线
41……支撑杆 42……滑槽 51……齿条
17……复位弹簧 151…..推烟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2.本发明的烟盒的立体示意图。带电热点烟器的烟盒,包括盒体4,盒体4上的盒盖与盒体4之间采用滑道连接,卡扣连接或铰链连接,盒体4内设置有电热点烟器,或者盒体4内设置有香烟弹出机构和电热点烟器。电热点烟器固装在烟盒盒4内的一侧。烟盒4内装香烟的部位安装有一香烟弹出机构。香烟弹出机构如下所述。
从图3.本发明的烟盒盒盖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和图9.电热点烟器的电路图中可以看出。电热点烟器由电池11(E),开关10(K),电热丝9(R),导线16构成的串联电路。电池11(E)一般为锂电池,电池11(E)对电热丝9(R)供电,工作时使电热丝9(K)发热烧红。指示灯7(L)与充电USB插口串联连接后,然后再与电池E并联。指示灯L主要是显示电池充电时,USB接口是否工作的指示灯。充电USB插口外有外用充电变压器,就是普通手机充电器等用的充电器所配的充电变压器。当需要给电池11(E)充电时,只需先将外用充电变压器插在插座上,然后将外用充电器的一端插在USB插口上,就可以实现对电池11(E)充电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德平;周长缨,未经郭德平;周长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99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台式计算机的散热系统
- 下一篇:供电装置及电力变换装置的同步运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