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剪刀式修枝剪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69823.X | 申请日: | 2007-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4723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2 | 
| 发明(设计)人: | 陈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勇 | 
| 主分类号: | A01G3/033 | 分类号: | A01G3/033 | 
| 代理公司: |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良江 | 
| 地址: | 314009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剪刀 修枝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修剪工具,特别涉及一种剪刀式修枝剪。
背景技术
链锯是常用的修剪或切割植物的工具,其一般由驱动机构驱动循环式链锯刀而工作,已有很长的历史了,并在产品的发展过程中作了许多改进。如美国专利文献US3991470中公开的一种链锯,其具有二个防护板,可以枢转地安装在机体上,并与链板和链条同平面,在二个防护板的头部有喇叭口形的导向装置,用于导入被切割物体。由于使用二个防护板,因此能够防止操作者或旁边的人接触链锯,具有很好的安全性。但这种链锯也存在不足之处,其采用的二个防护板的打开和关闭不能由使用者来控制,使用起来不方便。
又如美国专利文献US 4294012中公开的一种链锯,具有一个防护板,该防护板相对于链锯的链板和链条可以转动并且位于平行于链锯刀片平面的平面内,以使得防护板可以插入到被锯切的木头下面以降低木头锯屑卡塞链条,或者抓住被锯切的小树枝并将其导入链锯。该链锯具有设置在链锯主体上的第一把手,以及连接于防护板的第二把手,从而可以通过将把手相对彼此转动来相对于链条转动防护板。这种链锯的缺陷在于第一把手与第二把手的位置不合理,操作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剪刀式修枝剪,使其既能方便操作又安全。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剪刀式修枝剪,包括:
两个防护罩,一个防护罩固定在机壳上,另一个防护罩轴连在机壳上;
两个手柄,其中一个为轴连在壳体上的D型手柄,另一个为直手柄,D型手柄所在的平面与直手柄的轴线成90度,直手柄一端与防护罩轴连,中间由连杆轴连,连杆另一端轴连在机壳上,尾部通过软胶和铰链与机壳轴连而形成四连杆机构,直手柄通过四连杆机构带动防护罩在被切割物不易接近切割链条的第一位置和被切割物可以接近切割链条的第二位置之间转动;
一链条式切割机构:由驱动机构驱动链轮带动链条做循环切割运动;
一机壳,机壳内置驱动机构,并支撑链条式切割机构。
上述直手柄上还设置可释放锁定机构,在防护罩位于第一位置时,该直手柄被可释放地锁定。
上述驱动机构的马达其轴线与两个手柄处于同一平面,并通过一对锥齿轮机构驱动链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通过设置可以调整角度的D型手柄,该第二把手设置在与D型手柄相对的另一边,其轴线与D型手柄所在的平面成90度垂直角度,能方便握持剪刀式修枝剪,便于工作,并可视工作环境方便调整D型手柄的角度,同时也便于使用者携带该工具。
2、将防护罩与手柄连接,使用者可以通过手柄来操作防护罩打开和关闭,提高了剪切的方便程度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把手和一防护罩展开状态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植物修剪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植物修剪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锁定机构锁定时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锁定机构未锁定时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免工具的链条张紧机构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自动润滑机构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操作开关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2所示,剪刀式修枝剪包括:
一机壳1,机壳内置链锯驱动机构,并支撑链条式切割机构,链板5支撑链条4;
二手柄6、7,一D型手柄7轴连在机壳1,另一手柄6其一端与防护罩3通过轴19连接,手柄的头部位置通过轴10连接拉杆9,拉杆9另一端通过轴11连接在壳体1上,手柄的后部通过软胶和饺链12与机壳1轴连,手柄6上设置按压开关8。
二防护罩2、3,防护罩2固定在机壳1上,并挡住链条4。
D型手柄7由手轮14轴连在机壳1上。由于采用D型手柄7,因此便于握持,方便操作整个修枝剪。还可以通过拧紧和放松手轮14而改变D型手柄7的位置,以适应不同的操作需要。
D型手柄7上还设有操作开关8,见图10,操作开关包括通过轴83连接在手柄上的长型按条81和触动开关82,按条81正对触动开关82,按下按条81便接通触动开关82,从而控制电机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勇,未经陈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98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