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燃油泵的转子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69340.X | 申请日: | 200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19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14 |
发明(设计)人: | 蔡国伟;戴乃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国伟 |
主分类号: | H02K3/34 | 分类号: | H02K3/34;H01B3/30;H02K15/02;H02K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207浙江省瑞安市仙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燃油 转子 及其 制造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用的电动燃油泵,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动燃油泵的转子及其制造方法。
二、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发动机电动燃油泵由进油端盖、叶轮、叶轮壳体、机壳、磁瓦、转子、电枢绕组、换向器、碳刷、出油端盖、单向阀等零部件构成,其中转子、电枢绕组、换向器构成转子组件,转子又包括转子轴、铁芯(此两者通过“冲片压轴”工序做成整体型),该转子轴上及铁芯的线槽内表面覆盖有绝缘层,此绝缘层为油漆涂层,由人工喷涂而成。该油漆涂层的厚薄分布得不是很均匀,且牢固度也不够。
汽车发动机使用乙醇燃料具有降低燃料费用、减少污染气体排放的优点,环保作用明显,在美国、日本、巴西等国家已逐步推广应用。但是,由于乙醇燃料的应用,其含有10%左右的乙醇会对燃油泵的转子组件(包括转子绝缘层、电枢绕组、换向器等)造成腐蚀,使电动燃油泵存在易腐蚀的问题,大大缩短了燃油泵的使用寿命(由原4000多小时缩短到500小时左右),给行车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其绝缘层厚薄分布均匀、牢固度良好、耐腐蚀性强、制造工艺简单的电动燃油泵的转子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动燃油泵的转子,包括转子轴、铁芯,该转子轴上及铁芯的线槽内表面覆盖有绝缘层,所述的绝缘层为注塑绝缘层。所述的注塑绝缘层由聚甲醛或尼龙66等工程塑料组成。
上述的电动燃油泵的转子的制造方法是:首先将转子轴、铁芯通过“冲片压轴”工序做成整体型的转子轴与铁芯的组合体,然后再在该转子轴上及铁芯的线槽内表面覆盖注塑绝缘层;所述的注塑绝缘层是采用聚甲醛或尼龙66等工程塑料由注塑机注塑而成,最终制成转子产品。
采用本发明后,利用注塑机在转子上覆盖了由聚甲醛等工程塑料组成的注塑绝缘层代替了原产品的油漆涂层,增加了转子注塑绝缘层的牢固度,使其厚薄分布均匀,耐腐蚀性能强,特别适用于乙醇燃料发动机的电动燃油泵。而且制造工艺简单、实用,还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减少了环境污染。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电动燃油泵的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可知,本发明电动燃油泵的转子,包括转子轴1、铁芯3,该转子轴1上及铁芯3的线槽内表面覆盖有绝缘层2,所述的绝缘层2为注塑绝缘层。所述的注塑绝缘层2由聚甲醛(POM)或尼龙66(聚酰胺/PA 66)等工程塑料组成。
上述的电动燃油泵的转子的制造方法是:首先将转子轴、铁芯通过“冲片压轴”工序(即将冲片利用液压机通过夹具夹持转子轴制作而成,为公知技术)做成整体型的转子轴与铁芯的组合体,然后再在该转子轴上及铁芯的线槽内表面覆盖注塑绝缘层;所述的注塑绝缘层是采用聚甲醛(POM)或尼龙66等工程塑料由注塑机(根据不同规格的转子配备不同的模具)注塑而成,最终制成转子产品。
其中聚甲醛工程塑料的抗拉强度、冲击韧度、刚性、疲劳强度、抗蠕变性能均很高,尺寸稳定性好,吸水性小、摩擦系数小,有很好的耐化学药品能力;尼龙66工程塑料的刚性、疲劳强度较高,耐热性较好,摩擦系数小,耐磨性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国伟,未经蔡国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93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