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核金属酞菁负载纤维材料消除甲醛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68720.1 | 申请日: | 2007-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0680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14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兴;姚玉元;李英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M23/10 | 分类号: | D06M23/10;D06M13/35;D06M101/16;D06M101/1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翁霁明 |
地址: | 310018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负载 纤维 材料 消除 甲醛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双核金属酞菁负载纤维材料,其特征在于采用酰氯基双核金属酞菁在有机溶剂中与纤维材料反应,制备得到了以共价键结合的、具有催化氧化甲醛的双核金属酞菁负载纤维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核金属酞菁负载纤维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核金属酞菁负载纤维中金属酞菁的质量百分数为0.1~10%。
3、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核金属酞菁负载纤维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酰氯基双核金属酞菁溶于适量的有机溶剂中,待充分溶解后,加入经真空干燥的纤维,搅拌并在一定温度下反应,然后取出纤维用蒸馏水洗净,用碱溶液进行处理,最后用蒸馏水洗净,烘干即可得催化氧化甲醛的双核金属酞菁负载纤维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核金属酞菁负载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备双核金属酞菁负载纤维材料时,有机溶剂包括N,N’-二甲基甲酰胺(DMF)、或N,N’-二甲基乙酰胺(DMAC)、或二甲基亚砜(DMSO)以及两者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核金属酞菁负载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备双核金属酞菁负载纤维材料时,酰氯基双核金属酞菁与纤维材料反应的温度为:75-85℃;酰氯基双核金属酞菁与纤维材料反应的时间为:8-12h。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核金属酞菁负载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备双核金属酞菁负载纤维材料时,所选用的碱剂包括Na2CO3、NaHCO3、Na3PO4、Na2HPO4、NaH2PO4、NaOH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等,还可以是其它的碱金属化合物如K2CO3、NaHCO3和KOH。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或5或6所述的双核金属酞菁负载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备双核金属酞菁负载纤维材料时,使用的纤维材料可以是:纤维素纤维,包括棉、粘胶、麻、铜铵纤维和醋酯纤维等;蛋白质纤维,包括蚕丝、羊毛和大豆纤维等;合成纤维,包括涤纶、锦纶、腈纶、维尼纶和芳纶等,另外还有一类无机纤维,包括玻璃纤维和活性碳纤维等。以及由这些纤维所制备的各种纺织品,如机织物、针织物和无纺布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核金属酞菁负载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备双核金属酞菁负载纤维材料时,使用的纤维材料结构特征是:纤维基体上带有具有活泼的-OH、-NH-、-NH2和苯环等基团。
9、根据权利要求3或4或5或6所述的双核金属酞菁负载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备双核金属酞菁负载纤维材料时,使用的酰氯基金属酞菁是:中心金属为铁、钴、锰、铷、锌和镍的双核酰氯基金属酞菁以及上述不同酰氯基金属酞菁的混合物。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或8或9所述双核金属酞菁负载纤维材料用于催化氧化甲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甲醛浓度的不同,称取一定量的双核金属酞菁负载纤维材料,将其放置在含甲醛的环境中,对甲醛进行有效催化氧化;且甲醛的催化氧化处理步骤中,使用的温度范围为:-50℃~50℃;使用的气压范围为:-0.01~10个标准大气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872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