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温生产尼龙纤维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068587.X 申请日: 2007-05-22
公开(公告)号: CN101054740A 公开(公告)日: 2007-10-17
发明(设计)人: 刘少轩;来国桥;邱化玉;吴燕婕;蒋剑雄;章成峰;刘毓海;吴连斌;黄昆;李慧珍;马清芳;赵莹;王笃金;徐怡庄;吴瑾光;许文东;刘玉峰;齐剑;李龙波;李文清;王明超;李维红;徐端夫 申请(专利权)人: 杭州师范大学;北京大学
主分类号: D01F6/60 分类号: D01F6/60;D01F1/10;D01D5/08
代理公司: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陈小良
地址: 310012浙江省***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低温 生产 尼龙 纤维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纺织材料制备方法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温生产尼龙纤维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说来,可纺织用的高分子材料包括尼龙(聚酰胺)、丙纶(聚丙烯)、涤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腈纶(聚丙烯腈)等。这些材料可以通过纺丝而形成纤维丝,从而用于纺织工业。熔融纺丝是一种常用的纺丝方法,通过熔融纺丝可以得到适于纺织用的纤维细丝。通常,使用熔融纺丝方法得到的纤维细丝可达到几旦的纤细程度(纤度)。用这样纤度的纤维细丝纺织、编制而得的产品,例如服装面料等,具有很多优点,因此市场应用空间广阔。

尼龙纤维织物具有吸汗、轻质、韧性佳、回弹性好、抗酸碱等特点,是最适合人类穿着的人造织物之一。在服装上的应用也是尼龙纤维的主要用途之一。

目前,尼龙纤维的工业生产方法主要是熔融纺丝方法。这种情况下,通常需要将尼龙加热至熔融状态,然后在熔融状态下(纺丝温度一般在260~280℃范围内)进行纺丝。此时,为了维持尼龙处于熔融状态,需要对其持续进行加热,这会消耗大量的能量,尤其纺丝设备的喷丝板或喷丝头,温度一般会高达280℃,实践中一般使用联苯对其进行加热,联苯的沸点约为265°,因此需要加压提高联苯的沸点以避免其沸腾汽化,这不仅需要消耗高能量,还需要耐压设备。这些因素使得使用现有熔融纺丝方法生产尼龙纤维的成本昂贵,工艺要求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低温生产尼龙纤维的方法,该方法显著降低了尼龙纤维生产的能耗,从而节约成本。

本发明人经过大量研究和试验发现,可以在比现有熔融纺丝的纺丝温度更低的温度下,例如低于联苯沸点的温度下纺出得到尼龙纤维丝。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低温生产尼龙纤维的方法,该方法是熔融纺丝方法,包括在尼龙的熔融之前或熔融期间加入金属化合物的混合物,然后所得熔融体在160~250℃,尤其是170~240℃的低温下进行纺丝。

文中术语“熔融纺丝方法”是指将纺丝用的原料加热熔融,熔融体通过螺杆挤出机挤出后送至纺丝机,经计量泵将熔融体定量压入纺丝部件,通过喷丝板上的喷丝孔将熔体以细丝态流出,上油卷绕,或再经热牵伸过程,生产纤维丝的方法。

本发明低温生产尼龙纤维的方法中,所述尼龙是指可纺丝用的尼龙,例如尼龙6、尼龙66等,优选尼龙6。

本发明低温生产尼龙纤维的方法中,所述金属化合物非限定性地包括金属盐金属络合物和金属氧化物。所述金属选自第一主族、第二主族、第三主族、第四主族、过渡金属和稀土金属。其中,第一主族金属元素选自锂、钠、钾、铷和铯等;第二主族金属元素选自镁、钙和锶等;第三主族金属元素选自铝、镓、铟等;第四主族金属元素选自锗、锡等;第五主族金属元素选自铋;过渡金属元素选自钪、钛、钒、铬、锰、铁、钴、镍、铜、锌、钇、锆和钼;稀土金属元素选自镧、铈、镨、钕、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和镥等镧系稀土金属元素。其中,对于第一主族和第二主族的金属而言,金属化合物不包括金属氧化物,而对于其他金属而言,金属化合物则包括金属氧化物。所述金属盐的阴离子或络合物的配体选自磷酸根、碳酸根、羧酸根、硝酸根、硫酸根、磺酸根、亚硫酸根、卤素阴离子(如氟离子、氯离子和溴离子等)、拟卤素离子(例如,硫氢酸根)以及其他含氮和/或含氧(如羧酸根)和/或含硫有机配体(如β-二酮)等,也可以是混合配体。但并不限于此。

本发明中,所述金属化合物的混合物的意思具体包括如下所述几种情况:1)上述金属的复合盐,例如KAl(SO4)2等;2)上述金属的多中心络合物,例如多钼磷酸盐;3)多种金属盐(包括单一阳离子金属盐,如NaCl、KCl、CaBr和LaCl3等,和复合盐,如KAl(SO4)2等)的任意混合物;4)上述多种金属络合物(包括单中心络合物和多中心络合物)的任意混合物;5)一种或多种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6)一种或多种金属盐(包括单一阳离子金属盐和复合盐)和/或一种或多种金属络合物(包括单中心络合物和多中心络合物)和/或一种或多种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未经杭州师范大学;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85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