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摇施肥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67917.3 | 申请日: | 200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368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任正志;戴余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正志 |
主分类号: | A01C15/02 | 分类号: | A01C15/02;A01C19/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官明 |
地址: | 31802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摇 施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摇施肥器,主要适用于水稻、小麦、棉花、油菜等农作物对病虫害的防治,属于农业植保机械。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对农作物如水稻、小麦、棉花、油菜等的施肥,一般采用手工散洒,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左手提一个箱,把肥料加在箱里,右手抓一把肥料,然后洒出去,其存在的缺点是:第一,散洒不均,影响作物的吸收、长势;第二,大量化肥被浪费;第三,劳动强度高,效率低;第四,人手直接接触肥料,对人体损害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用摇杆操作,避免人手直接接触肥料,手摇轻便,劳动强度低,散播面积大,流量可调节,便于携带,移动方便的手摇施肥器。
本发明手摇施肥器的技术方案是:一个有利于人抱的肥料箱,肥料箱外壁安装背带,肥料箱上、下制有进料口和出料口,肥料箱下连接底座,底座上安装摇杆,摇杆连接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底座上制有下料口,下料口上安装流量调节装置,所述的旋转机构是经双齿轮轴安装在底座上的双齿轮,双齿轮内圈是锥齿轮甲,锥齿轮甲与锥齿轮乙相啮合,锥齿轮乙轴连接摇杆;双齿轮外圈是直齿轮丙,直齿轮丙与直齿轮丁相啮合,直齿轮丁轴连接飞料轮盘轴,飞料轮盘轴安装飞料轮盘的叶片。
本发明的手摇施肥器,使用时先打开肥料箱盖,关闭好下料闸,将肥料缓缓加入箱内,然后旋紧肥料箱盖,将机具挂在胸前,左手扶住背上的提手,调整好位置,往左侧一点,将已调整好的背带扣挂好,此时右手顺时针方向操作摇杆,左手打开下料闸,将流量调节到适当大小,肥料从下料口落到飞料轮盘上,摇杆旋转经锥齿轮乙轴、锥齿轮乙传递动力到双齿轮内圈的锥齿轮甲,把锥齿轮乙的横向旋转运动转化为双齿轮的纵向旋转运动,经直齿轮丙传递到直齿轮丁,从而使飞料轮盘转动起来,由叶片将肥料飞洒出去。本施肥器通过摇杆操作,与已有采用人手散播的技术相比,第一,可避免人手直接接触肥料,大大减少肥料对人体的伤害;第二,用摇杆操作轻便,边摇边走即可,劳动强度低;第三,散播面积大,密度均匀;第四,流量可以调节,不会因散播太多而造成浪费或者是散播太少而造成用量不足,使作物得到良好的吸收。
本发明的手摇施肥器,其所述的流量调节装置是下料口与下料闸相配合,下料闸一端制有长槽,长槽套在直齿轮丁轴外面,下料闸另一端紧固调节杆,调节杆尾端制有圆孔,固定在底座的支架上,调节杆首端位于肥料箱的流量限位档上,可根据实际情况将调节杆放到所需的流量限位档上,调节杆尾端以圆孔中心为支点而旋转,带动下料闸转过一定的角度(下料闸上的长槽长度可使下料闸从下料口完全关闭状态活动到完全打开状态,避免过位,安全可靠),下料口被打开,肥料从下料口落下。其所述的直齿轮丁轴上制有三条凸筋,飞料轮盘轴上制有三条凹槽,凸筋与凹槽相配合,使两轴连接牢靠,有效传递动力。其所述的摇杆一端安装手柄,操纵摇杆时,手握手柄,操作方便、省力。其所述的肥料箱上安装提手,有了提手便于携带,使移动方便,当闲置手摇施肥器时,可把安装提手的一面朝上,适合人抱的(有凹弧的)一面朝下,卧放平稳,不会滚动,也不会倾倒。其底座上安装支架,支架底面与飞料轮盘底面相平,竖放时,增加接触面积,有利于放置平稳。其所述的旋转机构外安装护罩,可防止齿轮的转动而伤到人体。其特征在于直齿轮丁轴和双齿轮轴一端镶嵌在底座上,直齿轮丁轴另一端制有螺纹,穿过轮盘中心孔,用螺帽紧固;双齿轮轴穿过双齿轮的中心孔,使轮盘与双齿轮被径向定位,避免偏位而损坏其它零件。其直齿轮丁是偏心直齿轮,由于是偏心机构,直齿轮轴转动使下料闸左右微摆,有利于颗粒肥料落下,不致于造成下料口堵塞。其所述的流量限位档有一档或者两档或者三档或者四档,档数越多,流量调节越灵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手摇施肥器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手摇施肥器的旋转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手摇施肥器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飞料轮盘轴与直齿轮丁轴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摇施肥器,如图1-图3所示,有一个适合人抱的肥料箱1,肥料箱每次可装20Kg化肥(如尿素等),而市场上所卖的化肥每袋为40Kg,分两次装完,肥料箱外壁安装背带,肥料箱上、下制有进料口16和出料口17,肥料箱1下连接底座4,底座上安装摇杆8,摇杆连接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底座4上制有下料口10,下料口上安装流量调节装置,所述的旋转机构是经双齿轮轴22安装在底座上的双齿轮9,双齿轮内圈是锥齿轮甲A,锥齿轮甲A与锥齿轮乙B相啮合,锥齿轮乙轴11连接摇杆8;双齿轮外圈是直齿轮丙C,直齿轮丙C与直齿轮丁D相啮合,直齿轮丁轴12连接飞料轮盘轴18,飞料轮盘轴18安装飞料轮盘15的叶片14。使用时先打开肥料箱盖3,关闭好下料闸19,将肥料缓缓加入箱内,然后旋紧肥料箱盖3,将机具挂在胸前,左手扶住背上的提手2,调整好位置,往左侧一点,将已调整好的背带扣挂在肥料箱的挂钩上,此时右手顺时针方向操作摇杆8,左手打开下料闸19,将流量调节到适当大小,肥料从下料口10落到飞料轮盘15上,摇杆8旋转经锥齿轮乙轴11、锥齿轮乙B传递动力到双齿轮9内圈的锥齿轮甲A,把锥齿轮乙B的横向旋转运动转化为双齿轮9的纵向旋转运动,经直齿轮丙C传递到直齿轮丁D,从而使飞料轮盘15转动起来,由叶片14将肥料飞洒出去。本施肥器通过摇杆8操作,与已有采用人手散播的技术相比,第一,可避免人手直接接触肥料,大大减少肥料对人体的伤害;第二,用摇杆操作轻便,边摇边走即可,劳动强度低;第三,散播面积大,密度均匀;第四,流量可以调节,不会因散播太多而造成浪费或者是散播太少而造成用量不足,使作物得到良好的吸收。其所述的流量调节装置是下料口10与下料闸19相配合,下料闸19一端制有长槽191,长槽套在直齿轮丁轴12外面,下料闸另一端紧固调节杆5,调节杆尾端制有圆孔,固定在底座4的支架上,调节杆首端位于肥料箱1的流量限位档20上,调节杆5尾端以圆孔中心为支点而旋转,带动下料闸19转过一定的角度,使下料口10被打开,肥料从下料口落下。如图4所示,其直齿轮丁轴12上制有三条凸筋121,飞料轮盘轴18上制有三条凹槽181,凸筋121与凹槽181相配合,使两轴连接牢靠,传递动力有效。其摇杆8一端安装手柄7,操纵摇杆8时,手握手柄7,操作方便、省力。其肥料箱1背面安装提手2,有了提手便于携带,使移动方便,当闲置手摇施肥器时,可把安装提手的一面朝上,适合人抱的(有凹弧的)一面朝下,卧放平稳,不会滚动,也不会倾倒。其底座4上安装支架21,支架底面与飞料轮盘15底面相平,竖放时,增加接触面积,有利于放置平稳。其旋转机构外安装护罩13,可防止齿轮的转动而伤到人体。其直齿轮丁轴12和双齿轮轴22一端镶嵌在底座4上,直齿轮丁轴12另一端制有螺纹,穿过轮盘15中心孔,用螺帽紧固;双齿轮轴22穿过双齿轮9的中心孔,使轮盘15与双齿轮9被径向定位,避免偏位而损坏其它零件。其直齿轮丁D是偏心直齿轮,由于是偏心机构,直齿轮丁轴12转动使下料闸19左右微摆,有利于颗粒肥料落下,不致于造成下料口10堵塞。其流量限位档20是一档或者两档或者三档或者四档,档数越多,流量调节越灵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正志,未经任正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79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门和该门的安装施工方法
- 下一篇:变间隙包边模具的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