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锈钢酸洗废水液的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67749.8 | 申请日: | 200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9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柳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宝新不锈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66;C02F1/70;C02F11/12;C01F11/22;C01G49/02;C01G37/02;C01G45/02;C01G53/04;C02F103/16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袁忠卫 |
地址: | 315807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锈钢 酸洗 废水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锈钢冷轧酸洗废水液的污泥分质及减量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不锈钢酸洗过程中会产生酸洗废水液,酸洗废水液有中性废水液和酸性废水液,在中性废水液中含有六价铬、镍、铁、钠和硫酸根等离子,废水液中的pH值范围为3~4,其中六价铬离子的浓度在200~600mg/L范围内,且六价铬是需要预处理的离子。在混酸的酸性废水液中含有镍、铁、锰、硝酸根和氟离子等离子,废水pH范围为2~3,其中镍、铁、锰和氟离子是需去除的离子。
目前国内外不锈钢生产企业采用的废水液处理方法是首先采用氧化还原法将六价铬还原成三价铬,亚硫酸氢钠作为还原剂,用盐酸将pH值调至2.5~3、ORP(氧化还原电位)值控制在280~320mv;然后将通过预处理的中性盐废水和混酸酸洗废水混合,采用中和沉淀法对各重金属离子和氟离子进行去除;使用石灰乳作为中和剂,反应的pH值控制在9.5~10.5;中和后的废水在反应澄清池进行泥水分流,污泥物通过板框压滤机压滤后外运处理,废水液进行pH调节后外排。上述处理方法能使废水液中的Cr6+、Cr3+、Ni2+、Mn4+、Fe3+和F-达标排放,但其缺点是F-离子与Cr3+、Ni2+、Mn4+、Fe3+在登清池中同时进行除去,并采用石灰乳为中和剂,这样其产生的污泥量很大,并且在污泥物中同时存在氢氧化铬、氢氧化镍、氢氧化锰、氢氧化铁、氟化钙、硫酸钙等成分,这种污泥物为中国国家危险废物目录的HW17项危险废物,且其不具备综合利用价值,而处理费用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处理费用低、能有效保证废液达标排放并能将废物作综合利用的不锈钢酸洗废水液的处理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不锈钢酸洗废水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a、将中性盐废水流入到中性废水调节池中调节水质,然后将调节后的中性废水液放入到中性还原槽中,而将混酸酸洗废水流入到酸性废水调节池中调节水质;然后将调节后的酸性废水液放入到中和槽中;
b、在中性还原槽中加入还原剂,还原剂的加入量分别通过pH值和电位ORP控制,pH值的控制范围为2.5-3,电位ORP为280-320mv;将六价铬离子还原成三价铬离子,然后将还原后的废水液放入到中和槽中与调节后的混酸酸洗废水液相混和,在中和槽中加入液碱,使中和池中的pH值调节至9.0~9.5,并将混和液流入到反应澄清池中,使铁离子、三价铬离子、镍离子和锰离子分别生成Fe(OH)3、Cr(OH)3、Ni(OH)2和Mn(OH)4沉淀而从水中分离出来;
c、将分离后的澄清废液放入到氟化反应池中,在氟化反应池加入盐酸、石灰和聚合氯化铝,加入的盐酸将pH控制在8~9的范围,聚合氯化铝PAC的投加量为处理水量的0.2~0.4%,钙投放量为理论值的1.3倍以上,并将混和液流入到沉淀池中,使氟离子与钙离子给合生成CaF2沉淀而除去;
d、将除去氟离子的废水液流入到最终中和槽中,在最终中和槽中加入中和液,使处理液的pH调节到中性的废水液流经砂滤器而排出。
作为改进,所述还原槽可分1#还原槽和2#还原槽,废水液从1#还原槽中流入2#还原槽中;而所述中和槽亦可分1#中和槽和2#中和槽,废水液从1#中和槽中流入2#中和槽中;所述沉淀池可设计为斜板沉淀池。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澄清池中其沉淀污泥物可在浓缩池中浓缩,然后将浓缩物在板框压滤机进行挤压成型后作资源回收处理;而所述沉淀池中其CaF2沉淀污泥物亦可在浓缩池中浓缩,然后将浓缩物在板框压滤机进行挤压成型后作资源回收处理。
再改进,所述还原剂可选择为盐酸和亚硫酸氢钠,所述还原剂可通过计量泵投加,而盐酸可通过控制气动阀的开度和开关控制投加量;所述液碱可优选为NaOH;所述中和液可选择为NaOH或HCl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宝新不锈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宝新不锈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77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