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铟镓共掺的低阻P型二氧化锡薄膜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67666.9 | 申请日: | 200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7826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发明(设计)人: | 季振国;黄奕仙;霍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3C17/245 | 分类号: | C03C17/245;C01G19/02;H01L2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之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连寿金 |
地址: | 310018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铟镓共掺 氧化 薄膜 材料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阻P型透明导电金属氧化物半导体薄膜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铟镓共掺的低阻P型二氧化锡薄膜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发明专利CN 03141558.X提供一种P型铟锡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制成P型掺铟的二氧化锡透明导电薄膜,其缺点是在掺铟的二氧化锡中存在晶格畸变,导致空穴迁移率大幅下降,使得制成的薄膜的电阻率难以进一步降低,制约该薄膜导电性能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铟镓共掺的低阻P型二氧化锡薄膜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即制成铟镓共掺的二氧化锡透明导电薄膜,利用铟离子比锡离子大、镓离子比锡离子小的关系,使该导电薄膜的晶格畸变减小,载流子迁移率提高,电阻率降低,由此改善P型二氧化锡透明导电薄膜电学性能。
一种铟镓共掺的低阻P型二氧化锡薄膜材料,其特征在于:该薄膜材料的分子通式为GaxInySn1-x-yO2,其中X的取值范围为0.09~0.15,y的取值范围为0.15~0.25,两者之比满足0.55≤X/y≤0.65。
一种制造铟镓共掺的低阻P型二氧化锡薄膜材料的方法,其特征是采用下列工艺步骤:
1)以纯度皆为99.99%的锡、铟、镓为原料,用真空融炼法制作铟镓锡三元合金磁控溅射靶材,该靶材的分子通式为GaxInySn1-x-y,其中X的取值范围0.09~0.15,y的取值范围为0.15~0.25,两者之比满足0.55≤X/y≤0.65;
2)取上述靶材,按常规直流磁控溅射工艺,在普通玻璃上沉积铟镓锡合金薄膜;
3)将上述合金薄膜置于空气或氧气中,在400℃~550℃的情况下热氧化1-2小时,形成铟镓共掺的P型二氧化锡薄膜材料。
表1为图1所示的单独掺铟的二氧化锡薄膜和铟镓共掺二氧化锡薄膜的霍尔效应测试结果:单独掺铟的二氧化锡薄膜的电阻率为420Ω.cm,而迁移率很低,仅为0.00373cm2V-1S-1;镓铟共掺的二氧化锡薄膜的电阻率为0.168Ω.cm,远比单独掺铟的二氧化锡薄膜的电阻率小,而迁移率却比单独掺铟时高4个数量级,为39.2cm2V-1S-1。可见同时掺入离子半径比锡离子大的铟离子和离子半径比锡离子小的镓离子,可以有效提高空穴的迁移率,显著降低P型二氧化锡薄膜的电阻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76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门板锁闭结构
- 下一篇:高抗拉钢板、钢板接合方法及高强度汽车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