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魔芋良种繁殖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066414.4 申请日: 2007-12-04
公开(公告)号: CN101180946A 公开(公告)日: 2008-05-21
发明(设计)人: 王玲;房亚南;李勇军;尹桂芳;马继琼;姜德有;徐云;黄成才;袁鸿 申请(专利权)人: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曲靖富力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主分类号: A01H3/04 分类号: A01H3/04
代理公司: 昆明今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杨宏珍
地址: 650223云南省昆明市学云路***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魔芋 良种 繁殖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魔芋良种繁殖方法,属农业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魔芋为天南星科魔芋属植物,其种性决定主要以无性繁殖的方式进行种芋的繁殖,繁殖系数非常低,仅为原种芋的3-4倍,且由于长期无性繁殖,种芋带病、种性退化。优良种芋的奇缺严重制约了魔芋产业的发展。通过生物技术组织培养的方法能有效的提高种芋的质量、品质及种芋的繁殖系数,为魔芋生产提供大量的性状整齐一至的优良的芋种。但因其技术难度大、生产成本高,生产的良种难以在生产上推广运用。

迄今为止,未见与本发明相同的魔芋良种繁育方法的公开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在于提高魔芋良种的繁殖系数,降低优良种芋的生产成本,为魔芋产业化生产提供优质、低价的魔芋的良种。

本发明以生物技术繁种同常规繁种相结合,用组织培养的方法生产出优质的无病核心种芋,并通过去除生长点、激素浸泡种芋的方法,促进潜伏芽的萌发和生长,使每个核心种芋结出10以上的优良种芋。

本发明的魔芋良种繁殖方法步骤如下:

1、选择用组织培养技术生产、并经一个生长周期形成的50±2克的优良无病种芋作为核心种芋;

2、用锋利的小刀去除种芋的顶端生长点;

3、用2ppm的6-苄基氨基嘌呤(6BA)液浸泡已除去顶端生长点的核心种芋30分钟,之后种芋自然晾干、室温贮藏至翌年4月份播种,5月份顶端生长点附近的潜伏芽萌发,长出4-6个营养芽并成苗,11月份挖收种球时,每个核心种芋种能结出10以上的优良种芋。

本发明与现有方法相比,具有提高了优良无病种芋的繁殖系数,降低了优良种芋的生产成本,为优良种芋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奠定基础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魔芋良种繁殖方法经核心种苗(芋)生产、核心种芋生长点的去除、核心种芋植物生长素的浸泡、潜伏芽的诱导生长及一芋多种的形成,具体如下:

1.用本发明人已获得专利权的CN991210514及CN031355722所述方法培育魔芋组培苗(芋),优质无病的魔芋组培苗(芋)在4月份出瓶,按5cm×5cm的规格种植,种植管理按照CN991210514所述方法进行,于当年11月份收获50±2克核心种芋;

2、选用平均50±2克核心种芋,用锋利的小刀去除核心种芋的顶端生长点;

3、用2ppm的6-苄基氨基嘌呤(6BA)液浸泡已去除顶端生长点的核心种芋30分钟;

4、用草木灰将去除去生长点的伤口封好,种芋自然晾干并于室温贮藏;

5、翌年4月份播种,种植及管理方法按常规的方法进行,5月份顶芽附近的潜伏芽萌发,长出4-6个营养芽并成苗,11月份挖收种球时,同一母体上长出4-6个30±1克的新种球及5-8个5±1克的子芋,每个核心种芋种能结出10个以上的优良种芋。

大量的实际应用表明,本方法的效果较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曲靖富力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曲靖富力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64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