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磺胺二甲嘧啶残留快速显色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66347.6 | 申请日: | 2007-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30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曦;杨秀娟;葛长荣;陶琳丽;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50 | 分类号: | G01N33/50;G01N21/78 |
代理公司: | 昆明祥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 蓓 |
地址: | 650201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磺胺 二甲 嘧啶 残留 快速 显色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物血液检测方法,特别是一种能快速通过显色来检测畜产品血浆中兽药(磺胺二甲嘧啶)残留的方法。
二、技术背景
随着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饲料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及其用量不断的增加,从而提高了畜牧业的产量。特别是抗生素类饲料添加剂在改善动物生产性能方面和预防疾病的效果是其它任何饲料添加剂都无法比拟的。然而,大量、长期在饲料中使用兽药不可避免地造成兽药在畜产品中的残留。畜产品中兽药残留不仅危害人类健康,同时也影响畜产品品质,造成经济损失。
动物性食品中抗生素残留问题是当今最为关注的一个现实问题,已引起人们高度的重视。磺胺二甲嘧啶属于我国现在允许使用的兽药范围内,已建立了国家标准检测方法,但在快速现场残留检测还存在着空缺,详见下表。
几种常用检测方法的比较表
这就在客观上要求改进传统的检测方法,寻求一种快速、精确的检测方法,使得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磺胺二甲嘧啶残留快速显色方法,利用磺胺二甲嘧啶的特殊结构,与某些物质发生显色反应,根据颜色深浅判断其残留量大小,具有检测快速、精确、可靠的特点。
具体如下:
一种磺胺二甲嘧啶残留快速显色方法,建立了磺胺二甲嘧啶的化学重氮-偶合反应,血浆中不同残留浓度的磺胺二甲嘧啶经过反应后,呈现不同的颜色,借助分光光度计,就能得出血浆中磺胺二甲嘧啶残留的浓度,实现了磺胺二甲嘧啶残留的活体检测。
磺胺二甲嘧啶为白色或微黄色粉末,无臭,基本无味,易溶于盐酸,碱溶液,溶于热乙醇,不溶于水和乙醚。其分子结构为:
从磺胺二甲嘧啶结构图中,可以看出,氨基是一个活泼的基团,在进行显色反应时首先要考虑从氨基的特殊性入手,偶氮化合物一般都有颜色。该反应能生成猩红色的重氮-偶合产物,磺胺二甲嘧啶与盐酸萘乙二胺在酸性条件下能生成有色的重氮-偶合产物:
(猩红色偶氮化合物)
其中,亚硝酸钠与血浆的配比应在0.05mg/ml-0.3mg/ml范围内。形成的偶合产物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可见光波段的全扫描,在可见光区域,所形成的偶合物有特征吸收峰,其最大检测波长为545nm。反应所需的酸性条件的pH值范围为2.0-2.5。
本发明的效果检测:
(1)回收率的测定
取5.0ml血浆于50ml离心管中,分别加入10μl、50μl、100μl浓度为100μg/ml、的标准工作液,使血浆中的磺胺二甲嘧啶浓度为1.0μg/ml、5μg/ml、10μg/ml三个添加水平,每个水平设三个重复,按照1.3确定的前处理方法,其回收率和变异系数见下表。
表 试样的加标回收率及变异系数
由上表可知,在1.0μg/g、5.0μg/g、10.0μg/g三个添加水平上,血浆中磺胺二甲嘧啶的回收率范围分别为:79.8%~81.3%,81.6%~83.1%,78.15%~81.23%,平均回收率在79.0%以上,变异系数在2.0%以下。
(2)最低检测限的确立
取5ml血浆,添加适量的SM2标准贮备液,使浓度成为0.05μg/ml、0.1μg/ml、0.5μg/ml、1.0μg/ml、5.0μg/ml、10.0μg/ml系列血浆浓度,按照1.3确定方法进行处理,测定结果显示,血浆中的药物浓度与所生成的颜色呈正比,当浓度大于1.0μg/ml时,直接用肉眼就能识别,当其浓度小于1.0μg/ml时,可以选用721分光光度计,此时的检测浓度可以达到0.1μg/ml。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标准工作曲线——浓度吸光度值关系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磺胺二甲嘧啶残留快速显色方法,建立磺胺二甲嘧啶的化学重氮-偶合反应,血浆中不同残留浓度的磺胺二甲嘧啶经过反应后,呈现不同的颜色,借助分光光度计,就能得出血浆中磺胺二甲嘧啶残留的浓度,实现了磺胺二甲嘧啶残留的活体检测。
该反应能生成猩红色的重氮-偶合产物,磺胺二甲嘧啶与盐酸萘乙二胺在pH值为2的酸性条件下能生成有色的重氮-偶合产物:
(猩红色偶氮化合物)
其中,亚硝酸钠与血浆的配比是0.1mg/ml。
形成的偶合产物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可见光波段的全扫描,在可见光区域,所形成的偶合物有特征吸收峰,其最大检测波长为545nm。
(1)仪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农业大学,未经云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63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