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交通控制方法及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65440.5 | 申请日: | 2007-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1528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14 |
| 发明(设计)人: | 郭彦杰;李志鹏;罗文;蔡天芳;王玉凤;陈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8G1/00 | 分类号: | G08G1/00;G08G1/07;G08G1/08;G08G1/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毛燕生 |
| 地址: | 1000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交通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交通控制方法及装置,属于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红外传感器的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自适应交通信号控制装置,由交通信号自动采集器、信号收集整理器、嵌入式计算机优化处理器、交通标志显示控制器及交通标志显示灯牌组成。交通信号自动采集器包括机动车检测器、非机动车检测器、行人检测器,分别连接信号收集整理器;并与嵌入式计算机优化处理器输入端连接,由嵌入式计算机优化处理器运算将数字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实时提供给交通标志显示控制器的输出部件,通过控制电路的调压,将实时交通控制信号输入给交通标志显示灯牌。摘自专利《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自适应交通信号控制装置》(申请号:200520026575)。
比较分析:上述实用新型只能对处理信号进行显示,而本发明则可实时控制信号灯,实现了智能化控制。并且,本发明在实现自动化控制的同时,通过软件加入了人的控制,提高了交通的灵活性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交通控制方法及装置。利用传感器、单片机和微机控制平台对交通状态进行实时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实时控制信号灯的延迟时间,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同时,可以对闯红灯等违规行为进行语音警告。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交通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过漫反射式红外传感器对车流、人流量进行检测,单片机依据预设的延时参数处理检测到的数据,得到合理的信号灯延迟时间,而延时参数的预设可以根据交通状况由计算机实时调整。同时,通过漫反射式红外传感器对闯红灯等违规行为进行检测,并触发语音芯片进行警告。
一种智能交通控制装置,包括六部分:红外检测部分、单片机数据处理部分、信号灯及其驱动电路部分、语音报警部分、串口连接部分、软件部分。
六部分的连接关系为:红外检测部分与单片机数据处理部分相连接;信号灯及其驱动电路部分作为单片机数据处理部分的输出;语音报警部分为信号灯及其驱动电路部分与红外检测部分的输出;软件部分以计算机为载体通过串口连接部分与单片机数据处理部分连接。
1、红外检测部分:此部分主要由三个漫反射式红外传感器组成。
2、单片机数据处理部分。
3、信号灯及其驱动电路部分:本装置的红、绿LED表示人行道红绿灯,控制信号为P1.2口,经总线驱动芯片后直接驱动红色LED,并经过非门驱动绿色LED。
4、语音报警部分:M3的输出经非门后与红色LED驱动信号“与”运算的结果作为语音芯片的触发信号。芯片被触发后通过扬声器进行语音警告。
5、串口连接部分:单片机的TXD,RXD通过MAX232芯片与计算机串口相联,实现串口通信。
6、软件部分:通过VB编制管理界面,可由管理人员利用用户名及密码登录本系统管理界面,进行数据的修改和状态监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现有的信号灯延时时间固定,不能适应多变的交通状况。本作品在不改变现有设施的前提下,通过软硬件结合实现了对交通的智能化控制。
本发明硬件部分可以进行自动控制工作.如果需要,可由管理人员利用用户名及密码登录本系统管理界面,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的修改和状态监控。
适应范围:本发明适用于大中城市的平交道口,在不改变现有硬件设施的前提下,就能有效改善交通状况,有实际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电路示意图。
图2为程序流程示意图。
图3软件操作界面示意图。
图4软件操作界面示意图。
图5软件操作界面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发明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
本发明包括六部分:
1、红外检测部分
此部分主要由三个漫反射式红外传感器组成,分别检测车流量,人流量,闯红灯行为。其中M1,M2的输出经非门后分别接CPU的P1.0和P1.1。M1闲置时,P1.0输入为低电平,检测到有车通过时,P1.0变为高电平。M2与M1工作方式相同。,M3的输出经非门后与人行道红灯信号做“与”运算。
2、单片机数据处理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54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接端子及其在线圈装置中的应用
- 下一篇:一种电致发光片及其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