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南极微球菌在低温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65135.6 | 申请日: | 2007-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4243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培;刘双江;姜嘉彤;陈莉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12N1/20;C12N15/31;C02F103/20;C02F103/22;C02F10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100080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南极 球菌 低温 污水处理 中的 应用 | ||
1、南极微球菌(Micrococcus antarcticu.s)AS 1.2372在低温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2、一种低温污水处理的方法是将南极微球菌(Micrococcus antarcticus)AS1.2372接种于污水中在8℃至20℃下培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南极微球菌(Micrococcusantarcticus)AS 1.2372在处理生活污水的优选温度范围为10-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南极微球菌(Micrococcusantarcticus)AS 1.2372接种浓度不低于104cfu/mL。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南极微球菌(Micrococcusantarcticus)AS 1.2372的接种浓度为104-108cfu/mL,优选为1.0×105-1.0×106cfu/mL。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为生活污水、淀粉厂污水、蓄禽养殖污水或屠宰场污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南极微球菌(Micrococcusantarcticus)AS 1.2372的16S rRNA基因具有如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513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