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白喉毒素与GM-CSF突变体的融合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065083.2 申请日: 2007-04-02
公开(公告)号: CN101050238A 公开(公告)日: 2007-10-10
发明(设计)人: 欧阳晶;王健伟;洪涛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主分类号: C07K19/00 分类号: C07K19/00;C12N15/62;C12N15/63;A61K38/16;A61P35/02;C12N1/21;C12P21/02
代理公司: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关畅;任凤华
地址: 100039北京市***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白喉毒素 gm csf 突变体 融合 蛋白 及其 编码 基因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白喉毒素与GM-CSF突变体的融合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背景技术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成人中发病率最高、儿童中发病率第二高的白血病,美国2006年预期新发病例为11,930例。目前用阿糖胞苷等化疗药物治疗AML的药效显著,完全缓解率可以达到70%。但是大多数患者长期用药产生耐药性,最终会死于复发或治疗综合征(complication of treatment)。复发和难治性AML患者的存活中数是几个星期或几个月,因此急需能够避免多药耐药表型的、具有独特治疗机制的新型药物。目前已知在88%AML患者的白血病细胞表面过量表达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高亲和力受体(GM-CSFReceptor,GM-CSFR),而骨髓中的正常造血祖细胞,多能造血干细胞表面未发现有GM-CSFR(Hogge DE,WillmanCL,Kreitman RJ,Berger M,Hall PD,Kopecky KJ,McLain C,Tagge EP,EavesCJ,Frankel AE.Malignant progenitors from patients with acute myelogenousleukemia are sensitive to a Diphtheria Toxin-Granulocyte-Macrophage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fusion protein.Blood,1998,92(2):589-595)。因此,GM-CSFR可能成为特异性治疗AML的药物靶标。

免疫毒素作为导向治疗药物,利用抗体、细胞因子等导向部分识别并结合特定的靶细胞表面,内吞进入细胞后,毒素效应部分发挥其细胞毒作用,从而特异性杀伤靶细胞。白喉毒素(Diphtheria toxin,DT)是一种高效的生物毒素,全长535aa,分子量为58,330D,结构可分为3个彼此独立的结构域:N端1-193aa是酶活性区(Catalytic Domain,C区,DTA片段),205-378aa是跨膜转运区(TransmembraneDomain,T区),386-535aa是细胞膜受体结合区(Receptor Binding Domain,R区)。这3个结构域在一级结构上不交叉,三级结构上也彼此独立。在制备融合蛋白免疫毒素时,保存C和T区,R区用配体分子替换。由于白喉毒素类免疫毒素杀灭细胞的机制与传统治疗药物破坏DNA或细胞分裂的机制不同,是通过C区的ADP核糖基转移酶活性使真核细胞核糖体中的蛋白翻译延伸因子EF2失活,抑制细胞蛋白的翻译表达,并最终诱导靶细胞的凋亡,因此白喉毒素类免疫毒素对复发的、耐化疗药物的肿瘤细胞具有特异杀伤作用。目前唯一经美国FDA批准上市的免疫毒素即采用了截短的白喉毒素和IL2的融合蛋白(DAB389-IL2)。因此,以GM-CSFR为靶向的导向药物将有效地特异性杀伤AML细胞,同时对机体的造血功能不造成严重损伤,从而有望为AML患者提供一种新型的、高特异性的治疗药物。目前虽然临床试验表明DT388-GMCSF有10%的有效性,但是发现DT-GMCSF形式的免疫毒素有2个重要的缺点:首先,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量非常低,不利于大量生产(Williams MD,Rostovt sevA,Narla RK,Uckun FM.Production of recombinant DTct GMCSF fusion toxin ina baculovirus expression vector system for biotherapy of GMCSF-receptorpositive hematologic malignancies.Protein expr purif,1998,13:210-221)。虽然有人发现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可以得到高表达,但是由于迄今为止尚无杆状病毒表达的蛋白药物得到FDA的批准,可能继续研制的阻力比较大。其次,在临床研究中发现具有肝毒性,可能是肝脏的枯比细胞具有GMCSF受体而造成的损伤,(Frankel AE,Powell BL,Hall PD,Case LD,Kreitman RJ.Phase I trial of anovel diphtheria toxin/granulocyte 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fusion protein(DT388GMCSF)for refractory or relapsed acute myeloid leukemia.Clin Cancer Res,2002,8(5):1004-13;Westcott MM,Abi-Habib RJ,Cohen KA,Willingham MC,Liu S,Bugge TH,Leppla SH,Frankel AE.Diphtheria toxin-murine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induced hepatotoxicity ismediated by Kupffer cells.Mol Cancer Ther.2004,3(12):1681-9)故而仍需对蛋白进行改进,以降低体内的毒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未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50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