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从红花中分离出的新化合物、其制法和药物组合物与用途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065069.2 申请日: 2007-04-02
公开(公告)号: CN101279965A 公开(公告)日: 2008-10-08
发明(设计)人: 张金兰;朱海波;张培成;盛彧欣;姜建双;张岭;渠凯;冯子明;张英豪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主分类号: C07D309/10 分类号: C07D309/10;A61K31/351;A61P9/10;A61K36/286
代理公司: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何文彬
地址: 100050***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红花 分离 化合物 制法 药物 组合 用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从红花中分离出的新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含有这类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还涉及其在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疾病中的医药用途,。

背景技术

红花系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干燥管状花,始载于《开宝本草》。其栽培与药用的历史已长达2100多年,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之功效。在现代临床中成为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和脑血栓等中老年疾病的重要中药。近年来对红花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十分活跃,已有报道的红花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多糖及挥发油等,特别是黄酮类成分具有显著的心血管系统活性,目前从红花中分离得到的黄酮类成分有山柰酚、槲皮素、6-羟基山柰酚、6-羟基山柰酚-3-O-葡萄糖苷、6-羟基山柰酚-7-O-葡萄糖苷、山柰酚-3-葡萄糖苷、槲皮素-7-葡萄糖苷、槲皮素-3-葡萄糖苷、山柰酚-3-芸香糖苷、芦丁;红花中还含有红花苷,新红花苷和红花醌苷及重要的活性成分红花黄色素中的红花黄色素A(SY-A)、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等。红花中水溶性成份红花黄色素是近年来药效学研究的热点,表现出广泛的药理活性:(1)心肌保护作用,(2)降血压作用,(3)抗凝血、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4)抗氧化的作用。

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新化合物的的制备方法及其医药用途未见文献报道。

参考文献:

1.杭丽君,唐寅轩.现代应用药学,1995,12(2):19

2 张戈,郭美丽,等.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2,23(1):109

3 李艳梅,车庆明.药学学报,1998,33(8):626

4 尹宏斌,何直升,叶阳.中草药,2001,32(9):776

5 钟朝杰,李隆云.四川中草药研究,1992,12:73

6 周瑜芳,胡子昭.新疆工学院学报,1997,18(4):270

7 Takahashi Y et al:Tetra Lett 1982,23(49):5163

8 Meswlhy M R,Kadota S,Momose Y,et al:Chem PharmBull,1993,41(10):1796

9 Meswlhy  M R,Kadota S,Momose  Y,et  al:Chem PharmBull,1992,40(12):3355

10 Katsuyuki Nakano,Kazuhito Kusaka,et al:Journal ofchromatography,1988,438:61

11 Planta Med,1992,58:285-286

12 Phytochemistry,1992,31(11):4001

13 J Nat Prod,1988,51(2):229

14 Chapman and Hall,1982:85

15 杨志福,梅其炳,等.西北药学杂志,2001,16(3):131

16 常海涛,韩宏星,屠鹏飞,等.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1999,14(5):201

17 戎惠珍.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97,9(4):45

18 曹治权.微量元素与中医药.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3:422

19 郭美丽,张汉明,张芝玉等.植物资源与环境,5卷:54

20 钟朝杰,李隆云.四川中草药研究,1992,12:73

21 聂琼嵘.时珍国医国药,2003,14(8):503

22 刘发,魏苑,杨新中,等.药学学报,1992,127(10):785

23 FenghuaFu,ChunfangSu,KeLiu,et al:AntihypertensiveDrugs AndPharmacology,2005,18(5):59A

24 黄正良,崔祝梅,任远,等.中草药,1987,18(4):22

25 陈文梅,金鸣,吴伟,等.心肺血管病杂志,2001,20(4):201-201,240

26 杨树东,李金荣,蔡亚欣,等.心肺血管病杂志,1996,15(4):198

27 陈文梅,金鸣,吴伟,等.中国药学杂志,2000,35(11):741

28 金鸣,吴伟,陈文梅,等.中国药学杂志,2001,36(3):167

29 陈希元,马军,阿不力克木.中国药理学通报,1996,12(6):483

30 李江伟.中草药,1999,30(2):128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50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