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密型移动存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65062.0 | 申请日: | 2007-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149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旗资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14 | 分类号: | G06F12/14;G06F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0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密 移动 存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密型移动存储装置,尤其是指一种利用无线接收模块接收的无线信号控制是否对从存储器中取出的加密数据进行解密的移动存储装置。
背景技术
存储器作为一种信息存储载体,在人们的工作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信息的交流需要,出现了移动存储器,常用的产品如软盘、光盘,对于软盘,随着文件容量的逐渐增大,不得不用各种压缩软件分盘压缩,操作很麻烦。而利用光盘进行数据存储时,要借助于刻录机才能将数据存储到光盘中,这需要额外的费用。而优盘、移动硬盘等的出现给了移动存储更多的选择。由于其体积小巧、使用方便、存储量大、速度较快、价格适中等优点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移动硬盘的使用,使信息的交流、保存、携带和传递更加快捷和方便。
但是,尽管前面所述的移动硬盘具有如上所述的优点,但对于信息的安全问题没能完全解决。目前使用的移动硬盘加密技术基本是在移动硬盘上设置IC卡接口,并通过IC卡提供的密钥以控制加密单元的工作与否,而这种借助于IC卡提供密钥的方式虽然具有较好的保密性,但由于每个加密型的移动硬盘均需要一个IC卡提供密钥,因此在集中使用此种加密型移动硬盘的场所会造成IC卡易丢失而不易管理的现象,而多个记录着各自唯一的密钥的IC卡的使用也造成了便利性、硬件成本上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密型移动存储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使该装置可根据通过无线方式实时接收的密钥控制对加密文件的解密处理,使该装置中存储的加密文件在接收到密钥并利用该密钥解密处理才可以读出,且在一定时间内未接收到可以对加密文件解密的密钥则无法将加密文件解密,从而可靠的保证了信息的安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出一种加密型移动存储装置,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数据;通信接口模块,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无线接收模块,通过无线方式接收无线信号,并将其输出;数据处理模块,接收无线接收模块获取的无线信号,提取该无线信号中的密钥,在该数据处理模块中包括加密单元和解密单元,该加密单元利用有效密钥对向存储器中存储的文件进行加密,解密单元用于对从存储器中取出的已加密文件进行解密,且该数据处理模块的解密单元仅在无线信号中的密钥与有效密钥匹配时可将已加密文件进行解密;时钟单元,向数据处理模块提供时钟脉冲,其中,数据处理模块根据时钟脉冲监测是否在设定时间内接收到新的无线信号,且该无线信号中包含与有效密钥匹配的密钥,如在设定时间内未收到或密钥不匹配则使解密单元无法对已加密文件进行解密,所述的通信接口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电性连接,数据处理模块与存储器电性连接。
前述的加密型移动存储装置,所述的无线接收模块中设置有接收门限,使该无线接收模块仅接收信号强度高于接收门限的无线信号。
前述的加密型移动存储装置,在所述的通信接口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之间连接有ATAPI/IDE扩展接口电路。
前述的加密型移动存储装置,所述的存储器为FLASH MEMORY或SDRAM或EEPROMA或其组合。
前述的加密型移动存储装置,所述的通信接口模块包括通信接口和控制芯片,其中,外部计算机与通信接口连接,通信接口与控制芯片的数据端连接,控制芯片的数据输出端与数据处理模块的数据输入端连接。
前述的加密型移动存储装置,所述的无线接收模块是为IEEE1394接口模块、红外接口模块、或蓝牙模块。
前述的加密型移动存储装置,所述的无线接收模块包括无线射频读卡装置,该无线射频读卡装置在获得供电后发射具有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从而为射频卡提供能量。
综上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加密文件在移动存储装置通过无线方式接收到密钥后由解密单元对加密文件解密,且解密单元在解密过程中需要实时接收密钥,如在一定时间内未收到有效密钥则解密单元无法对加密文件进行解密,从而不仅可以对单个存储装置实现数据保密,而且在集中使用加密型移动存储装置的场所可通过一个统一的无线发射装置向区域内所有的存储装置提供有效密钥,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加密型移动存储装置工作时的结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发明加密型移动存储装置一实施例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旗资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华旗资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50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