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在接收端短信息定时响应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65037.2 | 申请日: | 200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7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倪绪能;陈兴文;汪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7/22 | 分类号: | H04Q7/22;H04Q7/3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静 |
地址: | 100085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接收 信息 定时 响应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短信收发的技术,特别是指一种实现在接收端短信息定时响应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的普及在近些年发展快速,使用移动终端实现移动通信的用户越来越多,而短信息则因为其方便和廉价的原因,成为人们使用移动终端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短信息还能起到定时提醒的作用,例如,如果要提示某一个人第二天早上某一个时刻开会,则会议负责人就可以设置移动终端发送定时短信在某一个时间来提醒其准时到会。鉴于上述的原因,定时短信息越来越收到用户、移动终端制造商和运营商的重视。
专利号为01100054.6以及专利号为02143359.3的两个发明专利都分别提出了利用通讯设备来定时发送短信息的方法,即通过设置通讯设备的时间,在该时间点完成短信息的发送;而在专利号为02115103.2的发明专利中,则提出了一种通过短信息中心完成定时短信的发送,发送端用户在发送之前先向短信息中心申请,短信息中心到指定的时间则发送用户定制的短信息。
这里提到的操作过程基本都是到点发送的过程,但是,如果发送端处于关机状态,或者是由于网络出现不可预测的不稳定的原因,导致短信无法被接收端接收,往往会耽误事情;或者,如果接收端此时正好处于移动通信的信号盲区,也会无法接收定时短信。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在接收端短信息定时响应的方法,使得发送端发送的短信,能够不会受到通信网络以及各种的干扰和不可预测的因素,被接收端及时接收。
一种实现在接收端短信息定时响应的方法,发送端编辑短信息内容,输入响应时间,形成定时响应短信并发送;
接收端接收该定时响应短信并进行缓存,提取响应时间;当系统时间与所述响应时间一致时,提示用户查看该定时响应短信。
该方法在提取响应时间之后,把该响应时间存入缓冲区之前,将该响应时间与缓冲区中存放的现有响应时间进行排序;
按照响应时间由近及远的顺序在缓冲区中从前向后依次存放所有响应时间。
该方法所述系统时间与所述响应时间一致之前,进一步包括,
系统每间隔预定的时间判断当前系统时间与缓冲区中最前面的响应时间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提示用户查看对应定时响应短信。
该方法所述系统每间隔预定的时间查询当前系统时间与缓冲区中最前面的响应时间是否一致的过程中,其相邻两次查询之间的预定时间间隔由用户自由设定。
该方法所述系统时间与所述响应时间一致之前,进一步包括,
记录缓冲区中排在最前面的响应时间,并在该响应时间到来的时刻提示用户查看对应定时响应短信。
该方法中,发送端在编辑完成短信息内容之前,进一步包括,提示用户选择是否编辑定时响应短信。
该方法所述短信息符合短消息服务格式或多媒体消息服务格式。
该方法中,在短信息的特定信息域增加响应时间项形成所述定时响应短信,且移动终端根据该响应时间项判断短信息是否是定时响应短信。
一种实现在接收端短信息定时响应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判断模块(301)用于判断该短信息是否是定时响应短信,如果是,则把该定时响应短信发送给处理模块(302);
存储模块(303)中存放定时响应短信的内容;
时间监控模块(304)查询当前是否存在响应时间与系统时间一致,并在系统时间与上述响应时间一致时,通知处理模块(302);
处理模块(302)用于把该定时响应短信的响应时间存放在缓冲区,把该定时响应短信存放在存储模块(303),并在接收到时间监控模块(304)的通知时提示用户查看对应的定时响应短信。
该装置所述处理模块(302)按照响应时间由近及远的顺序在缓冲区中从前向后依次存放所有响应时间。
该装置所述时间监控模块(304)每间隔预定的时间间隔,查询缓冲区中是否存在系统时间一致的响应时间;
或者记录距离当前系统时间最近的响应时间,当系统时间与该响应时间一致时,提示用户查看对应的定时响应短信;并且切换到下一个定时响应短信,记录缓冲区中的下一个响应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50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