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凹栅槽的AlGaN/GaN HEMT多层场板器件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64863.5 | 申请日: | 200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683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果果;刘新宇;郑英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29/778 | 分类号: | H01L29/778;H01L21/335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国城 |
地址: | 10002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凹栅槽 algan gan hemt 多层 器件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材料中微波功率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凹栅槽的铝镓氮/氮化镓高电子迁移率场效应管(AlGaN/GaN HEMT)多层场板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氮化镓(GaN)作为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以其禁带宽度大(3.4eV)、击穿电压高(3.3MV/cm)、二维电子气浓度高(>1013cm2)、饱和电子速度大(2.8×107cm/s)等特性在国际上受到广泛关注。
目前,AlGaN/GaN HEMT器件的高频、高压、高温以及大功率特性使之在微波功率器件方面有着巨大的前景。
对于常规的AlGaN/GaN HEMT器件,通常的工艺步骤如图1所示,图1为目前制作常规AlGaN/GaN HEMT器件的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光学光刻,形成对准标记,蒸发标记金属;
步骤102:光学光刻源漏图形,并蒸发源漏金属;
步骤103:退火,使源漏金属与衬底材料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
步骤104:有源区隔离;
步骤105:光学光刻制作栅线条;
步骤106:蒸发栅金属;
步骤107:金属布线;
步骤108:制作空气桥;
步骤109:测试分析。
但是,AlGaN/GaN HEMT微波功率器件中仍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关键的两个问题是电流崩塌效应和过大的栅反向漏电,这不仅会导致击穿电压降低、跨导、截止频率和最大频率的降低;同时,由于引入了很大的噪声,会带来大的功率损耗以及效率的降低,影响器件的可靠性。
研究发现,这两个现象都和AlGaN的表面态有直接的关系。为了降低表面陷阱效应以达到抑制电流崩塌的作用,SiN被采用做为介质膜对器件进行钝化工艺处理。
钝化工艺的采用有效地抑制了电流崩塌效应,增大了器件微波功率输出的能力。但是,钝化工艺的采用同时也减小了器件的击穿电压。如何折衷处理电流崩塌与击穿电压的关系是使得AlGaN/GaN HEMT器件应用在高频高压大功率领域的重要课题。
为此,引入了栅连接场板的工艺。栅连接场板的引入起到了调制栅-漏间的表面态陷阱的作用,以起到抑制电流崩塌的作用;同时,场板的引入,使得栅-漏间的电场得到重新分布。未做场板前,栅-漏间电场强度最大点位于栅金属边缘,而栅-漏间的场板使得电场强度最大值区域向漏端扩张,峰值降低,大大提高了器件的击穿电压。但是,栅连接场板的加入增加了栅漏间的电容,同时也增加了耗尽区的长度,导致了增益的下降。
为了解决增益下降的问题,有以下两种改善措施:一种是,源连接场板的工艺的引进,在这种结构中,场板和沟道间的电容是漏-源电容,可以被输出匹配网络吸收,而栅场板场板结构带来的Miller反馈电容也不存在了,因此有效地同时提高了器件的输出功率和增益;另外一种则是凹栅槽工艺的引进,对栅图形部分的AlGaN外延层进行适当的刻蚀,减小AlGaN外延层的厚度,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器件的增益。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凹栅槽的AlGaN/GaNHEMT多层场板器件,以提高AlGaN/GaN HEMT器件的击穿特性,并在提高器件增益的同时,有效抑制AlGaN/GaN HEMT器件的电流崩塌现象。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作凹栅槽的AlGaN/GaN HEMT多层场板器件的方法,以提高AlGaN/GaN HEMT器件的击穿特性,并在提高器件增益的同时,有效抑制AlGaN/GaN HEMT器件的电流崩塌现象。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一个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凹栅槽的AlGaN/GaN HEMT多层场板器件,该器件包括:
栅极,位于栅极两侧的源极和漏极;所述栅极、源极和漏极位于衬底材料顶层铝镓氮AlGaN外延层上;
在形成了栅极、源极和漏极的器件表面淀积的SiN介质膜;
在所述SiN介质膜上蒸发栅连接场板的图形;
在蒸发了栅连接场板的图形的器件表面二次淀积的SiN介质膜;
在二次淀积的SiN介质膜上蒸发源连接场板的图形。
优选地,所述源极、漏极分别与AlGaN外延层之间通过退火合金形成欧姆接触;所述栅极是通过在形成源极、漏极欧姆接触的AlGaN外延层上光刻栅图形,并对栅图形部分的AlGaN外延层进行刻蚀,然后蒸发栅金属形成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48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