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段萃取结合共沸精馏制取聚合级异戊二烯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63956.6 | 申请日: | 2007-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4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戴伟;田保亮;冯海强;杨志钢;高继东;鲁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C7/10 | 分类号: | C07C7/10;C07C7/06;C07C1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韦庆文 |
地址: | 10002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段 萃取 结合 精馏 制取 聚合 级异戊二烯 方法 | ||
1. 一种一段萃取结合共沸精馏制取聚合级异戊二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预处理单元:裂解碳五馏分进入预脱轻塔从塔顶脱除含碳四、炔烃和烷烃的轻组分,塔釜采出的物料进入二聚反应器进行二聚反应,使其中的环戊二烯二聚成双环戊二烯,然后进入预脱重塔,从塔顶采出以异戊二烯为主的物料,从塔釜采出以间戊二烯和双环戊二烯为主的物料,塔顶物料送入萃取精馏单元;
(2)萃取精馏单元:来自预脱重塔塔顶的物料从中部进入萃取精馏塔,萃取溶剂从上部进入萃取精馏塔,经萃取精馏作用从塔顶采出碳五烷烃和单烯烃,含有异戊二烯、炔烃和环戊二烯的溶剂从塔釜采出,该含烃的溶剂进入解析塔,从解析塔顶采出异戊二烯、炔烃和环戊二烯,从解析塔釜采出的溶剂循环使用,
或来自萃取精馏塔釜的含烃的溶剂进入第一解析塔进行解析回收溶剂,第一解析塔与第二解析塔串联操作,第一解析塔顶采出的气体进入第二解析塔的下部,第二解析塔釜的液体从第一解析塔塔顶进入,从第二解析塔顶采出异戊二烯、炔烃和环戊二烯,从第一解析塔釜采出的溶剂循环使用;
(3)聚合级异戊二烯单元:使来自解析塔顶或第二解析塔顶的物料与作为共沸剂的异戊烷进入共沸精馏塔,从塔顶分离出异戊烷和炔烃,从塔釜采出异戊二烯,使异戊二烯中的炔烃含量小于50ppm(质量);来自共沸精馏塔塔顶的物料进入装有催化剂的加氢反应器,经催化加氢将炔烃加氢脱除;从加氢反应器出来的物料进入气液分离罐,从气液分离罐下端分出的液体循环回共沸精馏塔使用,从上端分离放出的气体经压缩循环回加氢反应器使用;来自共沸精馏塔塔釜的物料进入脱重塔的下部,从塔顶采出异戊二烯,使异戊二烯中的环戊二烯含量小于1ppm(质量),塔釜采出环戊二烯和夹带的异戊二烯。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段萃取结合共沸精馏制取聚合级异戊二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脱重塔前设置二聚反应器使物料中的环戊二烯二聚成双环戊二烯。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段萃取结合共沸精馏制取聚合级异戊二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来自预脱重塔塔釜的物料和来自脱重塔塔釜的物料合并,送入碳五蒸出塔,在碳五蒸出塔塔顶采出碳五烃,从塔釜采出双环戊二烯,塔顶碳五烃进入间戊二烯精制塔,从塔顶采出含异戊二烯的物料,该物料进入二聚反应器或预脱重塔,塔釜得到间戊二烯产品。
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段萃取结合共沸精馏制取聚合级异戊二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来自预脱重塔塔釜的物料送入碳五蒸出塔,在碳五蒸出塔塔顶采出碳五烃,从塔釜采出双环戊二烯,塔顶碳五烃进入间戊二烯精制塔,从塔顶采出含异戊二烯的物料,该物料和来自脱重塔塔釜的物料合并进入二聚反应器或预脱重塔,塔釜得到间戊二烯产品。
5.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段萃取结合共沸精馏制取聚合级异戊二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预脱重塔具有70~130块理论板数,回流比为5~20,塔顶温度为40~60℃,从中部进料。
6.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段萃取结合共沸精馏制取聚合级异戊二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脱重塔具有70~150块理论板数,回流比为7~20,塔顶温度为40~60℃,从下部进料。
7.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段萃取结合共沸精馏制取聚合级异戊二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沸精馏塔具有70~200块理论板,从塔中部进料,异戊二烯物料与异戊烷的重量比为20∶0.5~5,回流比为50~120。
8.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段萃取结合共沸精馏制取聚合级异戊二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加氢反应器中装有钯基催化剂或镍基催化剂,反应条件为:反应压力1.0~5.0MPa,反应温度20~150℃,液体时空速0.1~10h-1。
9.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段萃取结合共沸精馏制取聚合级异戊二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萃取精馏塔使用乙腈、二甲基甲酰胺或N-甲基吡咯烷酮作为溶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395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