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IFA天线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63690.5 | 申请日: | 2007-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2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叶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金电子(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9/10 | 分类号: | H01Q19/10;H01Q1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挥;徐金国 |
地址: | 100022北京市朝阳区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ifa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终端上的可弹出式的内置平面倒F天线(PIFA)。
背景技术
一般地,无线移动通信终端(也叫手机),都包括一个外部天线,例如常规模式的螺旋式天线或者弯曲式天线,或者一个内部天线,例如一个平面倒F天线(Planar Inverted F Antenna,PIFA),或者类似天线等。
由于无线移动通信终端基本限制使用窄带的小天线,因此,这样的天线是小的。然而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一般具有10%或更大的相对的带宽,为了获得这样的带宽,一般地,PIFA天线都要有一个相当大的体积,也就是说,在PIFA天线的设计中,要求天线具备一定的厚度(即指从天线的辐射面即有金属片的那个面到手机电路板PCB之间的距离),如果天线的厚度不够的话,移动通信终端在向基站发射信号的时候,能够辐射出去的功率就很小,这样到达基站的信号就很弱,从而导致移动通信终端通信性能恶化。
在现有的移动通信终端中,用户偏爱内置PIFA天线的体积小的移动通信终端,移动通信终端变得越来越薄,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天线的设计越来越困难,天线的性能越来越差。与之矛盾的是,将移动通信终端的PIFA天线厚度增大,又会极大地破坏超薄手机的美感。所以通常的超薄手机的天线性能都很差,通信性能也就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IFA天线,其使得移动通信终端可以设计得很薄,不影响移动通信终端的外观形象,同时可以获得非常好的通话性能。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而提供的一种PIFA天线,包括辐射体和反射体,辐射全上有两个互相靠近的PIN脚,分别用于接地和作为馈点;
所述辐射体端部设有一弧面,弧面上设有一凹陷部;
所述反射体表面设有可供安装辐射体的一置纳槽,反射体顶端部设有一限位组件;
反射体内部相应于两个PIN脚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一与PIN脚导电连接的弹性组件。
所述限位组件设有一凸出反射体的推移部,其面对置纳槽的一端设有凸伸到置纳槽内的一卡制部,限位组件伸入反射体的部分与一弹性组件相接在一起。
所述端部为顶端或者下端。
当推移部被推动,即可使卡制部脱离凹陷部,并通过分别设置于PIN脚相应位置,与PIN脚导电连接的弹性组件的弹力推移辐射体,进而使辐射体脱离限位组件的限制,与置纳槽相互分离。
所述辐射体脱离限位组件的限制,与置纳槽相互分离的距离大于7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可弹出式的内置PIFA天线,在用户待机时,天线是被压缩的,这样移动通信终端就可以设计得很薄,不影响移动通信终端的外观形象。当用户需要通信的时候,移动通信终端的PIFA天线可弹出,这样移动通信终端的PIFA天线厚度就大大增加,能够有效地改善手机的天线性能。当用户通信结束后,移动通信终端的PIFA天线可以自动缩回。这样用户既可以获得美观的外形,也可以获得非常好的通话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PIFA天线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移动通信终端在PIFA天线弹出状态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一种PIFA天线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一般地,PIFA天线,由于整个天线的形状像个倒写的英文字母F,所以叫平面倒F型天线。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PIFA天线,包括一个平面辐射单元作为辐射体11,并以一个大的地面作为反射体12,辐射体11上有两个互相靠近的Pin脚(13,14),分别用于接地和作为馈点。
辐射体11顶端或下端设有一弧面19,弧面上设有一凹陷部110。
在反射体12的一个表面设有可供安装辐射体的一置纳槽15,反射体12顶端或下端设有一限位组件16,限位组件16设有一凸出反射体12的推移部17,其面对置纳槽15的一端设有凸伸到置纳槽15内的一卡制部18,限位组件16伸入反射体12的部分与一弹性组件113相接在一起。
所述反射体内部相应于两个PIN脚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一与PIN脚导电连接的弹性组件(111,112)。
当辐射体11被压入置纳槽15内的过程中,辐射体11的弧面19将先抵压卡制部18,使卡制部18向反射体12内缩,直到卡制部18脱离弧面19后,卡制部18将通过弹性组件113的弹力凸伸到凹陷部110内,且凸块恰可抵压在弹片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金电子(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乐金电子(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36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爬沙虫幼虫和蛹的室内规模化养殖方法
- 下一篇:一种增加鹅肌胃重量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