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穴传输型蓝色发光材料及制备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62833.0 | 申请日: | 200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529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于贵;矫士博;徐新军;王丽萍;狄重安;刘云圻;朱道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06 | 分类号: | C09K11/06;H01L51/5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长兴 |
地址: | 100080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穴 传输 蓝色 发光 材料 制备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穴传输型蓝色发光材料。
本发明还涉及上述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还涉及上述发光材料在电致发光领域的应用。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自1987年报道以来(C.W.Tang,S.A.VanSlyke,Appl.Phys.Lett.1987,51,913),至今已取得了迅猛的发展。作为显示和照明需要有红绿蓝三色发光材料,其中蓝光材料尤为重要,因为其它颜色的光可以通过蓝光的下转换得到。性能优良的绿光和红光材料已被广泛报道,但性能优良的蓝光材料仍有待开发。蓝光材料的能隙宽度较大,通常在制备蓝色发光器件时需要把蓝光材料掺杂到一些主体材料中来改善其载流子注入和传输差的缺点,但这样会使器件的制备复杂化。为了简化制备过程,迫切需要使用便于载流子注入和传输的蓝光材料来制备非掺杂型的蓝色发光器件。三苯胺基团具有很好的空穴注入和传输能力,芴基团也具有很好的空穴传输能力(Inada,H.Shirota,Y.J.Mater.Chem.1993,3,319;Pei,Q.Yang,Y.J.Am.Chem.Soc.1996,118,7416.),基于上述因素我们通过改变取代基制备了一类有较好空穴注入和传输能力蓝色发光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穴传输型蓝色发光材料。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上述发光材料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空穴传输型蓝光化合物,为基于9,9-二(4-(二-对甲苯基)氨基苯基)芴的衍生物,其结构如式1所示:
式1
其中R、R′基团为氢原子或具有较大共轭度的共轭基团,R、R′基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当R′和R中有一个基团为-H时,称之为单边共轭基团取代的9,9-二(4-(二-对甲苯基)氨基苯基)芴的衍生物;当R′和R都不为-H时,称之为双边共轭基团取代的9,9-二(4-(二-对甲苯基)氨基苯基)芴的衍生物。
所述的空穴传输型蓝光化合物,其中共轭基团为苯基、蒽基、芘基、芳香胺基、或它们的组合。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上述空穴传输型蓝光化合物中单边共轭基团取代的9,9-二(4-(二-对甲苯基)氨基苯基)芴的衍生物的方法:
将9,9-二[4-(N,N-二对甲苯胺基)苯基]-2-溴芴与共轭基团的硼酸频哪酯按摩尔比1~2∶1混合,加入甲苯50~100mL、浓度为2.0M的碳酸钾溶液10~30mL、0.05~0.5mL的aliquat336、催化剂四(三苯基膦)钯,在氮气氛围下加热回流10-30小时;反应结束后,减压除去溶剂得到目标产物单边共轭基团取代的9,9-二(4-(二-对甲苯基)氨基苯基)芴的衍生物。
所述的方法,其中共轭基团的硼酸频哪酯为:芘硼酸频哪酯、10-苯蒽-9-硼酸频哪酯、或10-(4-二苯胺基苯基)蒽-9-硼酸频哪酯。
所述的方法,其中,目标产物用二氯甲烷∶石油醚=1∶9作洗提液,硅胶柱层析提纯。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上述空穴传输型蓝光化合物中双边共轭基团取代的9,9-二(4-(二-对甲苯基)氨基苯基)芴的衍生物的方法:
将9,9-二[4-(N,N-二对甲苯胺基)苯基]芴-2,7-二硼酸频哪酯与共轭基团的溴化物按摩尔比2~3∶1混合,加入甲苯50~100mL、浓度为2.0M的碳酸钾溶液5~30mL、0.05~0.5mL的aliquat336、催化剂四(三苯基膦)钯,在氮气氛围下加热回流10-30小时;反应结束后,减压除去溶剂得到目标产物双边共轭基团取代的9,9-二(4-(二-对甲苯基)氨基苯基)芴衍生物。
所述的方法,其中,共轭基团的溴化物为:溴基芘、9-溴-10-苯蒽,或4-(10-溴蒽-9-基)-N,N-二苯基苯胺。
所述的方法,其中,目标产物加入二氯甲烷溶解,用饱和NaCl溶液萃取除去无机盐,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后的滤液用旋转蒸发除去溶剂,用二氯甲烷∶石油醚=1∶9作洗提液,硅胶柱层析提纯。
本发明提供的空穴传输型蓝光化合物在制备发光器件中的应用,按如下结构制备发光器件:
ITO/化合物/TNS/Alq3/LiF/A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学,未经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28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