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性半焦过滤吸附料加工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062831.1 | 申请日: | 2007-0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4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 发明(设计)人: | 张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大伟 |
| 主分类号: | B01D39/06 | 分类号: | B01D39/06;B01J20/20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长兴 |
| 地址: | 110004辽宁省沈阳市和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性 过滤 吸附 加工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材料加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将无烟煤、贫煤、瘦煤、焦煤、肥煤、气煤、长焰煤、褐煤、焦炭、篮炭加工成用于处理工业废水、污水的活性半焦过滤吸附材料的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代环保工业中,工业废水、污水的处理有多种方法,其中以采用无烟煤、贫煤、瘦煤、焦煤、肥煤、气煤、长焰煤、褐煤、焦炭、篮炭为原料制备成的、碘吸附值为400~800mg/g的活性半焦过滤吸附料处理工业废水、城市污水是一项重要的发明。公知的制备过程为:将无烟煤、贫煤、瘦煤、焦煤、肥煤、气煤、长焰煤、褐煤、焦炭、篮炭破碎、筛分成粒径<6mm的原料,将原料置于加热设备中以4℃/分钟速率升温400℃,对物料进行干燥处理;继续以4~6℃/分钟的速率升温至600℃,恒温40~60分钟,使原料干馏和炭化;再继续以4~6℃/分钟的速率升温至800℃时加入水蒸气活化,活化的时间为20~60分钟,活化温度为840~950℃。因此制备上述活性半焦过滤吸附料的加热设备在运行时须能够满足制备工艺要求不同的温度。然而现有技术中制备此种过滤吸附材料的设备至今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性半焦过滤吸附料加工设备,以克服公知技术存在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活性半焦过滤吸附料加工设备,包括有:
一滚筒,其一端连接加料仓,为物料进口;另一端连接出料装置,为产品出口;
该滚筒套中部设于加热室中,加热室两侧壁且滚筒下部安装有数个煤气燃烧嘴,由滚筒外壁对滚筒加热,通过调节各个煤气燃烧嘴的供气量控制加热室内各段的温度,自滚筒连接加料仓一端起,加热分为如下温度段:
升温段1:运行温度20-400℃,升温速率4-6℃/min;
升温段2:运行温度400-600℃,升温速率4-6℃/min;
恒温段1:运行温度600℃,恒温40-60分钟;
升温段3:运行温度600-800℃,升温速率6-8℃/min;
活化段2:运行温度840-950℃,活化的时间为20-60分钟;
降温段1:运行温度950-400℃;
滚筒外壁的一端设有传动齿轮圈,滚筒两端各有一支撑滚圈,由电机带动该滚筒于加热室中转动;
加热所用燃料为煤气发生炉产生的热煤气和机组运行过程中煤干馏分解产生的热煤气;燃气管路为双管路系统,机组初始运行时采用煤气发生炉热煤气,当达到预定温度时,机组内的煤干馏后分解产生热煤气时切换管道,利用机组内的煤干馏分解产生的热煤气燃烧加热。
所述的活性半焦过滤吸附料加工设备,其中,滚筒连接加料仓的一端连接有集气装置,物料在滚筒内产生的热煤气由该集气装置送至煤气燃烧嘴燃烧。
所述的活性半焦过滤吸附料加工设备,其中,滚筒与加热室接触的两端部位安装有密封装置,密封装置采用迷宫式或蒸汽式。
所述的活性半焦过滤吸附料加工设备,其中,滚筒内壁安装翻料板,滚筒内壁与物料直接接触。
所述的活性半焦过滤吸附料加工设备,其中,滚筒两端各安装有测温装置,检测进料温度和出料温度。
所述的活性半焦过滤吸附料加工设备,其中,驱动滚筒转动的电机为变频电机,滚筒转速为0.5-1.5r/min。
所述的活性半焦过滤吸附料加工设备,其中,加热室内衬为轻质高铝砖和高铝纤维混合结构,加热室顶部为高铝聚轻砖平吊顶;加热室侧墙与机组外壳之间为轻质保温材料。
所述的活性半焦过滤吸附料加工设备,其中,加热室内的烟气由机组顶部安装的排烟口排出;该排烟口安装有余热水套,以回收烟气中的热量、降低烟气温度、加热蒸汽锅炉补水。
所述的活性半焦过滤吸附料加工设备,其中,加热室壁两侧上安装有多个测温装置,检测每个温度段的温度。
所述的活性半焦过滤吸附料加工设备,其中,设备连接一控制柜,由该控制柜控制设备的运行。
所述的活性半焦过滤吸附料加工设备,其中,物料采用无烟煤、贫煤、瘦煤、焦煤、肥煤、气煤、长焰煤、褐煤、半焦、焦炭或篮炭。
本发明提供的活性半焦过滤吸附料加工设备,在制备活性半焦过滤吸附料运行时须能够满足制备工艺要求的不同温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设备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大伟,未经张大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28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测量半导体硅材料P/N型及电阻率的多功能测试仪
- 下一篇:机车构架总组装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