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交互电子标签、系统和使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062822.2 | 申请日: | 2007-0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660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 发明(设计)人: | 刘禹;夏添;柳贵东;曾隽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6K19/00 | 分类号: | G06K19/00;G06K17/00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国城 |
| 地址: | 100080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射频 识别 技术 交互 电子标签 系统 使用方法 | ||
1.一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交互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入单元,用户将定制的信息向控制单元发送指令,输入标签可变编码,用于改变标签内部存储数据;
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和协调标签各部分工作的相关指令;提取存储单元中的信息,并将定制的信息和存储单元中的信息合并后通过协议单元、调制/解调单元与RFID接口单元转换成高频信号并输出;
存储单元,向控制单元提供标签存储数据,用于存储标签不可变编码部分;
串行端口单元,用于电子标签和外部PC机间的有线通信;
协议单元,集成在控制单元和调制/解调单元中,用于兼容其它射频设备;
调制/解调单元,连接RFID接口单元和控制单元,用于调制和解调RFID接口单元与控制单元之间的信号;
RFID接口单元,连接调制/解调单元和交/直流电源单元,用于接收和发送信号;
交/直流电源单元,与控制单元连接,还与调制/解调单元和RFID接口单元相连接;用于在标签工作状态时给标签电路供电、并在标签空闲状态时通过RFID接口单元将收发天线产生的电势差转换为电能为标签电源充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交互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
输入单元采用形状较小的单片机专用键盘;控制单元由开关电路和单片机组成,开关电路用于控制电子标签各电路部分的工作状态,单片机负责协调电子标签在工作状态下的各种操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交互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
存储单元采用EEPROM或Flash Memory或FRAM或CMOS存储器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交互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
所述串行端口单元包括:集成串行总线接口,与单片机连接,用于外部PC机对控制单元进行有线编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交互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
协议单元采用国际标准协议;调制/解调单元由调制/解调电路组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交互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
RFID接口包括射频天线及滤波电路,天线采用腐蚀或印刷方式制作,置于标签的电路板上;交/直流电源采用可充电电源。
7.一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交互电子标签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交互电子标签模块用于启动交互电子标签使用系统工作,将含有用户定制信息的射频信号发送给射频读写模块;
射频读写模块用于接收标签内部信息和发送标签信号,并将标签信息传递至后台信息处理模块进行通信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发送给前台反馈系统;
用户通过前台反馈模块得到所需要的标电子签处理结果。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射频读写模块由射频天线与射频读写单元组成,用于标签数据的采集和控制信号的发送。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后台信息处理模块包括有线或无线计算机网络、标签信息数据库,用于数据传输和交互;前台反馈模块用大型显示屏等方式实现,用于反馈用户各种需求信息。
10.一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交互电子标签的处理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交互电子标签模块、射频读写模块、后台信息处理模块、前台反馈模块,具体的使用方法如下:
A:用户根据个人定制需求按下交互电子标签按键;
B:若射频读写模块天线接收到标签信号,则将标签信号解调并传递给后台信息处理模块,否则返回步骤A;
C:后台信息处理模块将标签信息进行处理、统计或其他相关操作;
D:前台反馈模块将处理结果反馈给用户;
E:若此结果为用户所定制的最终结果,则系统完成一次个性化定制服务,否则返回步骤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282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耐火材料抗热震炉用水冷板装置
- 下一篇:自发电游戏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