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对部件进行油封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62198.6 | 申请日: | 200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9878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广合;李献洲;陆建新;王斌;邢卫红;祁永山;国家顺;孙荣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翼凌机械制造总厂 |
主分类号: | B05C5/02 | 分类号: | B05C5/02;B05D7/24;C23F11/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科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谟陪 |
地址: | 050307***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部件 进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机器部件进行处理的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对部件进行油封的装置。
背景技术
部件生产至成品阶段和进入仓库长期保管状态前,要经过清洗和烘干,之后对其外部表面进行油封处理。现有技术中对部件的油封通常采用手动浸油,或采用毛刷往器材部件上刷油方式的手工操作,没有专用设备。上述作业方式只适合对少量或较小部件进行油封处理,如果对于储存部件品种复杂、部件多的专用仓库来说,油封任务作业量很大,不仅效率低,而且手工操作,部件表面油封附着的油层也很不均匀,严重时影响部件贮存和正常使用。因此,寻找一种适合对散件、大批量部件机械化油封作业的专用装置,具有积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目前部件油封手工作业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适用于对散件和批量部件进行连续油封的装置,提高了部件油封效率和油封效果。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对部件进行油封的装置,在支撑架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有两个传动轴,一个为主动轴,另一个为被动轴,主动轴和传动电机相连,并通过传动装置带动被动轴转动,所说的动力传动装置为皮带或链条,在传动装置上悬挂有部件传送装置。在支撑架的上部、部件传送装置的上方设有油封室,部件传送装置在油封室底侧穿过,在油封室内固定有喷油管和吹风管,喷油管上装有喷油嘴并设有进油口,进油口通过管路和油箱相连,吹风管上有出风嘴并设有进风口,进风口接外部高压气体。
在支撑架的下部设有油料回收槽,用来回收剩余的滑油,滑油通过回收油精滤箱,经过滤后流回油箱再循环利用。
本发明中的支撑架适宜的结构为柜形钢骨架结构。
喷油管和吹风管的优化结构是:喷油管和吹风管均为“口”字形管架。“口”字形喷油管上的喷油嘴和“口”字形吹风管上的出风嘴出口均指向各自“口”字形管架平面的中心点,与各自的“口”字形管架平面成5°-45°夹角,并向部件传送装置运动的反方向倾斜。“口”字形喷油管和“口”字形吹风管“口”字形管架的底管位于部件传送装置的下侧,这样可以使得传送装置上的部件的底部也能够喷到滑油和被吹风嘴吹到。上述两个“口”字形管架平面和传送部件的传送装置的运动方向垂直。
本发明中所说的部件传送装置可以是传送带,传送带面上开有细孔,以便油雾通过。
本发明中所说的部件传送装置可以是丝网带。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是这样的:启动电机,电机带动主动轴通过传动装置带动被动轴转动,待油封部件经部件传送装置从被动轴一侧进入油封室,系统启动后滑油自动加热至设定温度(一般为50-70℃),油压压力达到0.8-1MPa时,滑油从油封室内的喷油管经喷油嘴喷出,并且滑油成雾化状态均匀附着在部件表面。随着部件的移动,部件经过切油喷头(吹风管)时,风束将部件表面积累多余的滑油吹掉,部件走出油封室后自动停止,等待操作人员将部件提走。传动系统通过变频器实现电机的速度自动控制,整个运行过程机械传动平稳、快速,程序自动控制。
本发明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对部件油封均匀,切油干净,生产量和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减轻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在装置工作的每个环节均设有保护措施,可靠性、安全性好;压力、温度、电机速度都能实现可调,程序自动控制,操作容易,实现了部件油封的自动化、机械化、智能化,改善了油封效果。
本发明特别适合对军品器材、部件的油封处理,是军品装备生产企业和军队后勤保障系统在器材油封领域的积极有益尝试和创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左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中各标号代表的含义如下:
1、支撑架 2、回油槽 3、被动齿轮 4、链条 5、回油循环箱 6、油封室 7、进油口 8、喷油管 9、喷油嘴 10、油雾排出口 11、出风嘴12、吹风管 13、进风口 14、主动齿轮 15、油箱 16、油雾净化管 17、被动轴 18、部件传送装置 19、回收油精滤箱20、电机 21、减速机 22、主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翼凌机械制造总厂,未经河北翼凌机械制造总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21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