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蓝绿光的发光二极管及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061887.5 申请日: 2007-05-16
公开(公告)号: CN101060164A 公开(公告)日: 2007-10-24
发明(设计)人: 刘旭光;陈柳青;许并社;周禾丰;韩培德;许慧侠;王华;卜维亮;贾虎生 申请(专利权)人: 太原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H01L51/50 分类号: H01L51/50;H01L51/54;H01L51/56;C09K11/64
代理公司: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江淑兰
地址: 030024山*** 国省代码: 山西;1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蓝绿 发光二极管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发蓝绿光的发光二极管及制备方法,属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器件结构的设计与制备方法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光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其重要的技术领域-光显示技术,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前沿科学,二十世纪后期出现的新型发光技术-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的研制成功,形成了全色高分辨超薄显示器和大屏幕显示器以及固体白光照明新产业,推动着平板显示技术的发展。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发光亮度高、易于实现大面积彩色平板显示、低电压直流驱动、易于和集成电路匹配,而且具有全固化、视角宽、颜色丰富、自主发光等特点,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在发光二极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常见的三基色-红、绿、蓝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已应用到高科技及发光技术领域。

对于三基色-红、绿、蓝的中间色-蓝绿型发光二极管,是一种新型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制备方法也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其发光机理、发光性能、发光器件制备、测试和应用都有一些弊端和不足,需要进一步的深层次的研究和探讨。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背景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多层结构的、发蓝绿光的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使用二(8-羟基喹啉)乙酰丙酮合铝作蓝绿光发光层、成对偶连的二胺类衍生物N,N’-二苯基-N,N’-(1-萘基)-1,1’-联苯-4,4’-二胺作空穴传输层、星状爆炸物4,4’,4”-三[2-萘基(苯基)胺]三苯胺作空穴注入层、氟化锂作电子传输层、铝作阴极层、导电玻璃氧化铟锡作阳极层,采用新的制备方法,以获取发蓝绿光的多层纳米级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

技术方案

本发明使用的化学物质材料为:二(8-羟基喹啉)乙酰丙酮合铝、氟化锂、铝、N,N’-二苯基-N,N’-(1-萘基)-1,1’-联苯-4,4’-二胺、4,4’,4”-三[2-萘基(苯基)胺]三苯胺、无水乙醇、甲苯、丙酮、稀盐酸、导电玻璃、掩膜模板、透明胶带,其组合量比是:以克、毫升、毫米、纳米为计量单位

N,N’-二苯基-N,N’-(1-萘基)-1,1’-联苯-4,4’-二胺:C44H32N2  NPB 2.0g±0.01g

二(8-羟基喹啉)乙酰丙酮合铝:          C23H19AlN2O4      Alq2A 3.0g±0.02g

4,4’,4”-三[2-萘基(苯基)胺]三苯胺:C66H48N4        2-TNATA 2.0g±0.01g

氟化锂:  LiF            2.0g±0.01g

铝:      Al             4.0g±0.05g

无水乙醇:CH3CH2OH       120ml±5ml

甲苯:    C7H8           120ml±5ml

丙酮:    CH3COCH3       120ml±5ml

稀盐酸:  HCl            60ml±2ml

导电玻璃:氧化铟锡ITO    60×30×1mm

掩膜模板:白色塑料板     60×30×0.5mm

透明胶带:               480×8×0.1mm

蓝绿光发光二极管为6层结构,导电玻璃氧化铟锡为阳极层、星状爆炸物4,4’,4”-三[2-萘基(苯基)胺]三苯胺为空穴注入层、二胺衍生物N,N’-二苯基-N,N’-(1-萘基)-1,1’-联苯-4,4’-二胺为空穴传输层、二(8-羟基喹啉)乙酰丙酮合铝为蓝绿光发光层、氟化锂为电子传输层、铝为阴极层。

制备方法如下:

(1)精选化学物质

对制备所需的化学物质、材料要进行精选,并进行纯度、细度、尺寸控制:

N,N’-二苯基-N,N’-(1-萘基)-1,1’-联苯-4,4’-二胺:99.9%

二(8-羟基喹啉)乙酰丙酮合铝:          99.99%

4,4’,4”-三[2-萘基(苯基)胺]三苯胺:99.9%

氟化锂:    99.99%

铝:      99.99%

无水乙醇:99.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18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