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熟料生产用全密封循环冷却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61470.9 | 申请日: | 2007-0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6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 发明(设计)人: | 高彦;胡建山;孙美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皇岛新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7D9/00 | 分类号: | F27D9/00;F27D17/00 | 
| 代理公司: | 秦皇岛市维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戴辉 | 
| 地址: | 066004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熟料 生产 密封 循环 冷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熟料生产用全密封循环冷却机的改进结构,主要适用于烧结矿、球团矿或通过高温反应固结成块的熟料生产用的带式冷却机或环式冷却机,提高能源利用率。
背景技术
在烧结矿、球团矿生产中,烧结矿或球团矿冷却工艺是重要的工序之一,它为下道工序生产稳定提供保证。目前带式冷却机废气一般直接外排到大气中,为了提高能源利用率,均是在带冷机上面增设余热回收装置,与之对应的下端设置冷却鼓风机,这样可把具有100℃-600℃废气一部分加以回收利用;另一部分由外排到大气中的废气带走;另外,余热回收装置与台车之间;冷却鼓风机的送风斗与台车之间均为开放式结构,这样送入的冷却风通过开放部位泄漏掉这是造成浪费的另一原因;此外,由于冷却机长时间在高温、高粉尘的环境下运行,台车栏板内侧的密封板、栏板都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从而形成缝隙、造成的另一漏风问题;同时台车蓖板底部不断与风箱上的密封板在高温状态下摩擦,大量形成缝隙也会造成严重漏风,以上造成漏风率达50%以上。所以,现行冷却机在冷却过程中高能耗、高污染问题至今一直没能彻底解决。因此必须加以完善和提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技术的状况,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熟料生产用全密封循环冷却机,具有利用废气回收余热和全密封的结构特性,从而达到节能和减少外排废气量之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完成的。一种熟料生产用全密封循环冷却机,包括带冷机,位于其上设有集尘罩;其下设有鼓风机,其中在靠近带冷机出料位置端的集尘罩上设有相连通的废气收集箱,其上通过串接除尘器的回收管道连接一个废气分配器,其上分配有若干风管;和位于带冷机与台车之间设有接触配合的密封装置。因而不仅通过废气回收装置循环利用了废气的热量;而且还通过全封闭装置杜绝了冷却机的漏风所带来的能源浪费问题。
在本发明中,所涉及的密封装置,具有在密封主体上通过一个具有变形量的柔性密封体连接一个槽形的耐磨板,活动安装在密封主体上的一个支撑体上,其槽形内固定一磁铁,通过弹簧作用连接在密封主体上。其作用是利用可自行调节变形量的耐磨板始终作用于台车,有效封闭了台车侧面的漏风现象的发生。还可理解为,在安装有弹簧的基础上可以不设磁铁。
在本发明中,所涉及的密封装置,按照密封要求,它具有在密封主体相连接的支撑体前端设置一个弓形板簧体,其上连接耐磨板。因而通过利用具有摆动能力的弓形板簧体控制耐磨体能保持接触到台车侧板上实现密封。其作用和效果同上述的密封结构相同。
在本发明中,按实际情况,可在其余热回收装置与废气回收装置之间直接设置一连通管相连通。因而可充分利用排掉的废气直接送入废气回收装置再次利用。
在本发明中,为避免鼓风过程中有大量的矿渣落下,在密封主体内造成堆积,且在密封装置的下部设有卸灰装置;该卸灰装置具有一密封连接的灰斗,通过卸灰阀接有一个排灰口。其作用是在保证密封的情况下,排掉了密封主体内的矿渣,避免现行的自由排放对工作现场环境条件的影响。
本发明的一种熟料生产用全密封循环冷却机,由于增设了冷却废气热源收集再次循环利用的废气回收装置,有利于提高废气温度,便于合理的余热回收利用,同时还减少了外排到大气的废气量,保护了环境;通过对其进行全部位的密封,解决了冷却机的漏风对能源的浪费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截面局部示意图。
图3是图1密封装置的另一结构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所给附图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和所具有的积极效果,旨在帮助阅读者了解本发明的实质,并非用于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加以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皇岛新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秦皇岛新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14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拼接式渗透滞留池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跌水井





